一年首更:從 「9 月跳票」 到 「深夜上線」,Robotaxi 技術成核心亮點
時隔整整一年,特斯拉 「(監管模式)完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 FSD)系統終於迎來重大更新 ——v14 版本已正式開啓推送,目前僅面向搭載 HW4(4.0 版自動駕駛硬件)的車型用戶。
回溯這一年的 「空窗期」:2024 年末,FSD v13 版本剛推送給 HW4 車主時,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還多次放話 「特斯拉即將攻克無監管自動駕駛」,可此後系統卻陷入 「靜默」,遲遲沒有新動作。對此,特斯拉給出的解釋是 「團隊全力投入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研發」。
如今來看,這場 「靜默」 並非毫無收穫 ——FSD v14 的核心賣點,正是將 Robotaxi 項目中打磨的技術,下放到了普通消費級車型上。不過,這次更新也並非一帆風順:馬斯克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 「預熱」,稱 9 月就能推送,結果臨到節點又以 「發現程序漏洞(bug)」 為由推遲,最終在 2025 年 10 月 6 日深夜才悄悄上線。
6 大新功能 + 4 大優化!FSD v14 把這些 「實用技能」 拉滿了
打開特斯拉車載系統的更新說明,FSD v14 的升級點清晰明瞭,既有解決用戶痛點的新功能,也有優化駕駛體驗的細節調整,我們按 「核心新功能」 和 「場景優化」 拆分成兩部分來看:
先看 6 個超實用的新功能
想停哪選哪!新增 5 種 「到達選項」以前 FSD 停車全靠系統 「自主判斷」,現在用戶能主動選:停車場、路邊、自家車道、停車庫,甚至是路緣旁,精準匹配不同目的地需求,比如去商場選 「停車庫」,回家選 「私人車道」,靈活度直接拉滿。
遇到警車、救護車?系統會自動 「讓行 / 靠邊」終於補上了應急車輛避讓的短板!不管是路上遇到警車鳴笛,還是救護車從後方駛來,FSD v14 都能識別並處理 —— 要麼主動減速讓行,要麼根據路況靠邊停車,不用再靠駕駛員手動干預。
導航 「嵌進」 視覺神經網絡,堵車繞路更靈活以前導航是 「按固定路線走」,遇到前方道路施工、車禍阻斷,反應總慢半拍;現在把導航和路徑規劃融入視覺神經網絡,能實時識別道路阻斷情況,自動計算繞路方案,跟人類開車 「見機行事」 更像了。
嫌開車太激進 / 太慢?新增 「速度模式」 自定義除了之前的 「激進」「舒緩」 模式,這次加了額外的 「速度配置文件」,比如想佛系開、怕超速,就能選更保守的模式;想跟上車流節奏,也能調得靈活些,滿足不同駕駛風格。
前視攝像頭 「會自己洗澡」,高速清潔不費勁兒雨天、沙塵天,前視攝像頭容易髒,以前得手動去擦;現在系統會開啓 「窄範圍自動清洗」,不僅能快速洗乾淨,高速行駛時還會優化清洗的空氣動力學,不會因為噴水影響車速。
擋風玻璃髒了影響視野?系統會 「提醒清潔」很多人沒注意過擋風玻璃內側會積灰、起霧,這些殘留物會擋前視攝像頭的視野,容易引發誤判。現在 FSD v14 會實時監測,一旦發現有污物,就會彈出警報:「建議去服務中心清潔」,從源頭減少安全隱患。
再看 4 個優化的駕駛場景
除了新功能,FSD v14 還針對日常開車常遇到的 「麻煩場景」 做了升級:過閘門不卡頓了
不管是小區門口的固定閘門,還是施工路段的臨時活動閘門,系統識別更快,不會再出現 「停在閘門前等半天」 的情況;躲雜物更精準
路上遇到掉的輪胎、樹枝、快遞箱,以前可能只是 「稍微偏移」,現在會計算更合理的避讓距離,既不會離雜物太近,也不會偏到對向車道;難搞的場景變順了
無紅綠燈路口左轉(無保護轉向)、被加塞、變道、遇到校車,這些以前容易 「犯傻」 的場景,處理邏輯更順暢,比如被加塞時會提前減速,不會硬擠;系統出故障也不怕
如果 FSD 功能突然降級(比如某個傳感器失靈),現在能更平穩地恢復,不會一下子 「失控」,可靠性更高。
另外,特斯拉還透露了兩個 「即將更新的方向」:一是讓行駛更平順,減少急加速、急剎車;二是優化停車位選擇和停車質量,比如以前可能停得歪歪扭扭,未來會更規整。
重要提醒:FSD 還是 「輔助駕駛」,全程要盯路!
在更新說明的最前面,特斯拉用加粗字體強調了一個關鍵信息:FSD(監管模式)不是全自動駕駛,必須全程有人監督。
具體來說,它能做的事很多:從停車場啓動、變道、跟着導航走、避讓行人車輛,到最後停到目的地,幾乎覆蓋了全程;但它的 「短板」 也很明顯 —— 需要駕駛員時刻盯着路況,不能玩手機、不能分心,因為它偶爾還是會犯 「低級錯誤」,比如把路邊的路障誤判成可通行區域,或者在複雜路口猶豫不決。
啓用和關閉的方式倒很簡單:開啓
要麼點螢幕上的 「啓動自動駕駛」 按鈕,要麼按一下方向盤右側的滾輪;關閉
進 「自動駕駛設定」 裏就能關,怕誤觸的話,也能手動開啓 「剎車確認」—— 開啓後,啓動 FSD 時需要先踩一下剎車,防止不小心碰到按鈕。
界面 + 駕駛模式雙升級!操作更順手,風格更貼合習慣
除了核心功能,FSD v14 還悄悄優化了 「交互體驗」,以前用起來麻煩的操作,現在變簡單了;以前不夠個性化的設定,現在能精準匹配需求,主要有 4 個調整:
啓動自動駕駛 「一觸即達」以前得先回到主界面找按鈕,現在不管是停車時,還是開着車,只要輕觸一下觸摸屏,就能啓動 FSD,不用再翻菜單。
調 「速度模式」「停車選項」,不用退出導航界面以前想換速度模式,得先退出自動駕駛的可視化界面,進設定裏改;現在在中央螢幕的 「自動駕駛界面」 上,直接就能調,比如看到前方要進小區,當場就能把 「到達選項」 改成 「私人車道」,眼睛不用離開路面。
新增 「SLOTH 模式」,佛系開車黨狂喜如果你覺得 「CHILL(舒緩)模式」 還不夠慢、不夠穩,這次新增的 「SLOTH 模式」 剛好適配 —— 車速更低,車道選擇也更保守,比如不會選最左側的快速車道,適合新手、老人,或者想慢慢開看風景的場景。
方向盤滾輪 「改功能」,調模式比調速度更實用以前右側滾輪上下滑是 「精確調速度」(比如每滑一下加 1km/h),用得少還容易誤觸;現在改成調 「速度模式」,想從 「激進」 切到 「SLOTH」,滾一下就能搞定,比以前順手多了。
媒體潑冷水:1200 英里 vs70 萬英里,FSD 離 「全自動」 差了個 「天文數字」
對於這次更新,電動汽車專業媒體的評價很客觀:「功能符合預期,但離馬斯克吹的‘全自動駕駛’還差得遠。」
他們算了一筆賬:FSD v14 雖然把 「關鍵脫離間隔里程」(指系統需要駕駛員接管前能開的里程)提升了 2-3 倍,但最多也就到 1200 英里(約 1931 公里);而要實現馬斯克說的 「無監管網約車服務」,至少需要 10000 英里(約 1.6 萬公里);如果想達到 「比人類安全 10 倍的 L5 級自動駕駛」,更是需要 70 萬英里(約 112.7 萬公里)—— 這三個數字放一起,差距一目瞭然,就像 「剛學會走路,就想跑馬拉松」。
媒體還指出了兩個更現實的問題:一是FSD 的定位爭議:如果特斯拉老老實實說 「這是 L2 級輔助駕駛」,那它的表現確實不錯;但馬斯克一直把它包裝成 「即將實現的 L4 級全自動駕駛」,就有點 「名不副實」 了,畢竟它還是會犯 「低級錯誤」,比如把塑料袋當成障礙物急剎車,或者在暴雨天識別不清車道線。
二是HW4 硬件 「頂不住了」:現在 FSD v14 已經快把 HW4 的性能榨乾了,但要實現更高階的自動駕駛,還需要 HW4 提供 10 倍的算力 —— 這意味着,特斯拉現在賣的 「FSD 功能」,其實是 「用不夠格的硬件,支撐一個沒實現的承諾」,就像以前的 HW3 硬件一樣,最後還是得讓用戶等着硬件升級。
總的來說,FSD v14 確實是一次 「誠意滿滿的更新」,解決了不少用戶的痛點,也讓輔助駕駛更實用;但如果抱着 「買了就能當甩手掌櫃」 的期待,那大概率會失望 —— 畢竟,真正的 「全自動駕駛」,還遠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