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申萬宏源發佈研報稱,9月30日,因臨時財政撥款未能及時通過,美國政府時隔近7年再次陷入停擺。政府停擺對大類資產的長期影響相對有限。美股並不必然恐慌下跌,標普500在政府關門期間平均漲幅2.91%,勝率75%;美債出現溫和避險交易,前端下行更明顯,10年期美債勝率75%,平均下跌2.25BP,2年期美債勝率 100%,平均下跌8BP;美元偏弱但跌度不大,平均下跌0.30%;黃金小幅上漲但勝率不高, 平均上漲1.07%,長期政府關門事件中,黃金漲幅更高。
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
9月30日,因臨時財政撥款未能及時通過,美國政府時隔近7年再次陷入停擺。此次政府「關門」有何特殊之處,可能對美國經濟及市場產生哪些影響?
一問:今年美國政府為什麼「關門」?醫保補貼政策是核心矛盾
今年美國政府停擺,主因是兩黨就是否延長醫療保險補貼政策發生爭執、未能及時通過臨時撥款。民主黨堅持延長奧巴馬《平價醫療法案》的增強型醫療保險稅收抵免,並要求撤銷《美麗大法案》中對醫療補助的削減條款;共和黨則指責民主黨強行捆綁議題,應為政府停擺負責。
市場預計政府停擺時長或達15天以上。截至10月6日,衆議院已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但參議院多次投票均未能達到60票。市場預測顯示,停擺15天以上的平均概率達67%。政府重開需兩黨達成妥協,短期臨時撥款以及《平價醫療法案》保費稅收抵免臨時延長的可能性較高。
二問:政府「關門」時會發生什麼?非必要政府活動停止運作,統計數據暫停發佈
政府「關門」期間,非必要政府活動停止運作,涉及生命財產、國家安全的必要活動依然可正常運轉。聯邦統計與數據可能暫停發佈,主要受影響的有美國人口普查局的零售、地產等數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非農就業、失業率、CPI等數據;軍事、執法、社保、醫保等職能繼續運作。
三問:歷史上,美國發生過幾次政府「關門」?11次停擺,平均時長8.6天
1980年以來美國政府「關門」共11次,平均持續時長8.6天,最長34天,最短1天,10月是政府關門高發期。1977年以來,美國政府幾乎從未按時通過財政預算法案,10月1日新財年開始時,美國一般都使用臨時撥款法案進行過度,這也導致10月成為停擺高發期。
政府停擺多由兩類爭端引發。一是財政政策爭端,爭議焦點是財政是否擴張,如1981里根政府關門。二是政治博弈爭端。多數政府關門與財政立場無關,而是被反對黨當作政治博弈工具,兩黨強行將醫保、移民等政策與財政預算捆綁,以達到自身政治目的,如2018政府關門。
四問:政府「關門」如何影響GDP?停擺一個月或僅影響0.02個百分點
政府「關門」對美國GDP的衝擊較弱,停擺一個月或僅影響0.02個百分點。政府停擺主要通過公務員收入和政策不確定性等渠道影響經濟,由於持續時間較短,且會補發工資,對GDP的影響有限。2019年政府停擺34天,對當年GDP永久損失為30億美元,約為GDP的0.02%。
五問:政府「關門」如何影響就業?可能小幅抬升失業率,復工後回落
政府停擺對非農就業往往無實質影響,但可能小幅臨時抬升失業率,復工後出現回落。政府關門,公務員停薪休假,但仍屬於就業狀態,對非農影響較低;但政府關門可能導致CPS口徑下的臨時失業上升,2019年政府關門34天,導致失業率先小幅抬升0.1個點,後降低0.2個點。
六問:政府「關門」如何影響市場定價?美股仍上漲,美債利率下跌,美元偏弱
政府停擺對大類資產的長期影響相對有限。美股並不必然恐慌下跌,標普500在政府關門期間平均漲幅2.91%,勝率75%;美債出現溫和避險交易,前端下行更明顯,10年期美債勝率75%,平均下跌2.25BP,2年期美債勝率 100%,平均下跌8BP;美元偏弱但跌度不大,平均下跌0.30%;黃金小幅上漲但勝率不高, 平均上漲1.07%,長期政府關門事件中,黃金漲幅更高。
風險提示
地緣政治衝突升級;美國經濟放緩超預期;聯儲局超預期轉「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