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第二個交易日,市場高低切現象顯著。10月10日早盤燃氣、水泥、煤炭等漲幅靠前,而近期強勢的電池、半導體、貴金屬等則集體回調。
就個股而言,燃氣中的大衆公用、洪通燃氣;煤炭中的寶泰隆、大有能源紛紛漲停。而華虹公司、海光信息、芯原股份、中芯國際、億緯鋰能、西部黃金、寧德時代等近期強勢股紛紛大跌。


市場為何高低切?
綜合市場觀點來看,市場出現這樣的高低切,以下幾點因素成了導火索:
一是中芯國際等股票因觸及300倍靜態市盈率紅線,兩融折算率被多家券商調降至零正成為市場討論的焦點。對於此事,雖然多家券商表示,將兩融折算率調整為零,是根據交易所規定進行的常規調整,但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市盈率過高終究不是什麼「好事」。
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收盤,近期不少「明星科技股」的靜態市盈率都處在高位。比如華虹公司的靜態市盈率達585倍,海光信息、佰維存儲的靜態市盈率也超過300倍。還有部分公司雖然沒有到300倍的紅線,但也超過了200倍,比如軟通動力、深信服、格科微、科大訊飛、上海電氣、勝宏科技等等。
而全部A股來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收盤,創業板公司宜安科技的靜態市盈率最高,達11625倍。賽諾醫療緊隨其後,靜態市盈率為7805倍。

二是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政府當地時間10月10日凌晨批准了加沙停火協議。根據談判斡旋方宣佈的相關內容,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的協議將促成戰爭結束、以色列被扣押人員與巴勒斯坦囚犯獲釋,以及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進入加沙地帶。
受此影響,市場避險情緒有所消退,國際金價在10月9日夜盤明顯走弱,全天大跌1.95%,這也帶動了A股貴金屬板塊10月10日的大幅回調。
三是燃氣、煤炭的走強,也有自身的邏輯可循,即在冬季供暖需求下,天然氣、煤炭將進入傳統旺季。中信證券就表示,煤炭板塊三季度業績隨煤價回暖而環比提升,而四季度在旺季月份加持下,煤價整體或進一步上漲;若供給收縮政策執行力度強化,煤價還有望超預期。在政策、煤價、業績預期均有改善的背景下,板塊四季度反彈的概率在增加。
市場風格會切換嗎?
事實上,在科技股「狂潮」下,市場有關於風格何時切換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從風格來看,華西證券研報認為,牛市一旦確立優勢風格,通常有2~3年的佔優窗口期。A股歷史上幾輪牛市風格均有輪換,如2005~2007年為「週期牛市」,2013~2015年為TMT主導的成長牛市,2016~2021年為大市值行情。
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則表示,短期可能出現高低切,但中期依然是強者恆強。鄧利軍認為,前期領升的通信、電子等行業雖然當前估值和情緒偏高,但當前政策和外部事件偏積極,短期高低切也更多體現在科技成長向補漲成長局部切換。前期強勢的通信、電子行業中期依然是強者恆強,科技的政策和產業趨勢可能持續向上。
科技股仍是主角?
而站在當下,科技股確實是不少機構的心頭好。中金公司最新研報表示,10月成長佔優有望延續。具體到配置層面,一是AI算力和機器人等相關產業鏈,在產業景氣度未發生明顯拐點之前中期仍值得重點關注,但內部各環節可能產生輪動;二是創新藥、消費電子、電池和有色金屬等行業,雖然漲幅較大,但結合產能週期視角認為這些行業仍處於供給出清疊加需求改善的右側階段,中期仍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而且有色金屬的幾個子行業直接受益於全球貨幣秩序重構的宏觀變化。
銀河證券也建議重點關注AI基建及AI賦能兩大方向。該機構表示,展望「十五五」,「AI時代」也將催生機械設備行業圍繞AI的投資機會,AI基建方向推薦AI PCB設備(包括PCB設備、耗材及SMT設備)、AIDC發電設備(包括柴油發電機、燃氣輪機及核電設備等)、液冷以及半導體設備;AI賦能方向推薦具身機器人整機及應用場景落地。
當然了,開始擔心人工智能泡沫的聲音也開始出現。據美國數據提供商PitchBook的統計,2025年以來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已吸引創紀錄的1927億美元風險投資,2025年有望成為首個超過一半風投資金流入AI行業的年份。
高盛CEO大衛·所羅門表示:「當(投資者)興奮時,他們傾向於考慮那些可能會成功的好事,而忽略那些你應該懷疑的、可能會出錯的事情。」 所羅門警告稱,大量投入AI領域的資本可能無法獲得回報。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刻全球貿易摩擦仍在加劇。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