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回應競爭對手的大動作了。面對AMD拿出公司10%股權換取OpenAI訂單的操作,老黃接連用了兩次「驚訝」(surprised/suprising)這個詞,還稱這招」挺高明的」(it’s clever)。考慮到他們對下一代產品如此興奮,這真是富有想象力、令人驚訝。我很驚訝他們在產品還沒建成之前就放棄了10%的公司股份。所以,我想,這很聰明。
黃仁勳特意強調,英偉達與OpenAI的交易性質「非常不同」:英偉達是直接向OpenAI銷售產品,而不是像AMD那樣通過股權交換。但當被問及OpenAI如何支付這筆鉅額訂單時,黃仁勳承認:「他們現在還沒有這筆錢。」他解釋道,OpenAI需要通過未來呈指數級增長的收入、股權或債務孖展來籌集資金。
英偉達獲得了在OpenAI未來孖展時跟投的機會。黃仁勳還透露「我的遺憾是OpenAI成立時我們錢不夠,沒有投資更多。」英偉達自己也深度參與的這場被市場稱為「循環交易」的遊戲,正在AI行業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本熱潮。
就在兩週前,英偉達啱啱宣佈要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作為回報,OpenAI同意建設和部署需要10吉瓦電力的英偉達系統,相當於400萬到500萬塊GPU。而OpenAI轉身就跟英偉達的頭號競爭對手AMD達成了一項交易,不僅要大規模採購AMD的AI芯片,還將獲得最多1.6億股AMD股票的認股權證,相當於AMD約10%的股權。
根據協議細節,OpenAI承諾在未來數年內採購需要10吉瓦電力的AMD芯片,包括即將推出的MI450系列。作為回報,AMD向OpenAI授予認股權證,如果OpenAI全部行權,將獲得AMD約10%的股份。這些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僅為象徵性的每股0.01美元。不過,行權條件與芯片部署量以及AMD股價表現掛鉤,其中一個里程碑要求AMD股價達到600美元。
此外,OpenAI還與甲骨文簽署了價值300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作協議。而甲骨文為了滿足OpenAI的算力需求,又需要向英偉達採購數十億美元的GPU芯片。這樣一來,英偉達的投資款通過OpenAI流向甲骨文,再以硬件採購的形式迴流至英偉達,形成了一個資金閉環。
據統計,OpenAI目前與英偉達、AMD和甲骨文的AI計算交易總額已經輕鬆突破1萬億美元。而OpenAI本身預計到2029年之前都無法實現正向現金流,目前正在瘋狂燒錢。
在評論AMD交易的同時,黃仁勳還確認了英偉達參與馬斯克xAI最新一輪孖展的消息,英偉達計劃向xAI投資20億美元,這輪孖展總額約200億美元。黃仁勳對此表示希望能給馬斯克更多錢:「幾乎所有馬斯克參與的項目,都會想要參與其中。」
這筆投資同樣採用了特殊目的載體(SPV)結構,資金將用於購買英偉達處理器,然後xAI將這些芯片租賃使用五年。英偉達還投資了AI數據中心運營商CoreWeave,並持有其7%的股份。黃仁勳稱CoreWeave是英偉達最近做出的「了不起的投資」之一。
OpenAI在CoreWeave的IPO前也投資了3.5億美元,最近還將與該公司的雲服務協議擴大到224億美元。根據PitchBook的數據,英偉達在2024年參與了52項AI公司的風險投資交易,到2025年9月底已經完成了50筆交易。英偉達首席財務官表示,公司打算將現金投向」生態系統中戰略意義的部分」。
不過,這些錯綜複雜的網絡交易引發了市場對AI泡沫的擔憂。晨星公司分析師警告說:「如果一年後我們發現存在AI泡沫並且破裂了,這些交易可能會成為早期的危險信號之一」。面對質疑,英偉達發言人表示,公司「不要求我們投資的任何公司使用英偉達技術」。黃仁勳也在接受採訪時重申:「我們不會要求他們用這筆投資購買英偉達的技術。他們可以用它做任何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