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清晨,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珊溪鎮南川村的山霧尚未散盡,設計師周金華站在「無外山谷」民宿的露臺上,眺望着遠處新修的操作道和路燈。幾位村民騎着三輪車,載着剛採摘的楊梅和土雞,沿着平整的山路向民宿駛來。
誰能想到,幾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景象。
抉擇:都市設計師的山水歸途
周金華曾是上海設計界的風雲人物,然而2022年,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來到溫州文成,在南川村的深山中建造一座民宿。
然而,現實很快給他潑了冷水。南川村地處偏僻山區,道路狹窄坑窪,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多以種植楊梅為生,年輕人多外出務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兒童。「客人來了,車開不進來;楊梅熟了,運不出去;晚上村裏黑漆漆的,連盞路燈都沒有。」困境接踵而至。
築路:央企助力打通致富出路
2024年,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結對幫扶南川村。駐村工作組入駐後,第一件事便是深入走訪調研。他們發現,南川村的發展面臨的不僅是資金短缺,更受制於基礎設施的嚴重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這在山區顯得尤為迫切。工作組與村兩委共同謀劃,決定以基礎設施改善為突破口,推動民生提升和產業振興。2024年,浙江中煙完成了毛坑、福首源等自然村的回車道、護欄、人行道、石汀步等工程建設。一條條窄路變寬了,陡坡平緩了,暗路明亮了。

周金華感受深刻:「去年客人總抱怨路難走,今年路修好了,訂單量明顯上來了。」
點燈:一盞燈照亮鄉村產業鏈
周金華的「無外山谷」民宿不僅吸引了遊客,更激活了鄉村經濟。保潔、保安、裝修工人……民宿僱傭的都是本地村民;楊梅、蜂蜜、土雞……遊客帶走的都是村民自家的農產品。截至目前,民宿已為村集體和村民支付房租、地租近35萬元。

更令人驚喜的是,民宿還牽頭打造了「無外山谷藝術季」,吸引了國內外藝術家駐留創作。南川村不再是那個「被遺忘的角落」,正蛻變為藝術與自然交融的熱土。
賦能:軟硬兼施激發內生動力
浙江中煙的幫扶,遠不止於硬件投入。
他們協助規範村黨建工作,落實消費幫扶政策,通過當地供應商採購文成農副產品;積極聯動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確保每一個幫扶項目落地見效。
「我們不只是給資金,更是給方法、建機制、添信心。」駐村工作組負責人強調。
共進:雙向奔赴繪就振興畫卷
2025年,浙江中煙持續深化對南川村的幫扶,計劃修補路面、新建操作道、鋪設水管、修復水渠、建設高山自來水水池,持續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消除自然障礙,減輕勞動強度,節省運輸和人力成本。
周金華也計劃擴大民宿規模,增加藝術活動和山泉私湯等特色服務。「我想讓更多人知道,文成不止有劉伯溫,更有綠水青山和詩意的藝術生活。」
一條路,連起了山村與外界;一盞燈,照亮了夜晚與希望;一個民宿,激活了一村經濟。
浙江中煙與南川村的故事,正是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生動註腳——這不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雙向的奔赴;不是一時的喧囂,而是可持續的生長。(金濤、夏傑)
編輯: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