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日前消息,該所科研團隊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突破,為解決固態電池界面阻抗大、離子傳輸效率低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新路徑。科研人員介紹,基於該材料構建的一體化柔性電池表現出優異的抗彎折性能,可承受20000次反覆彎折。當將其作為複合正極中的聚合物電解質使用時,複合正極能量密度提升達86%。未來有望為人形機器人、電動航空、電動汽車等領域帶來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興業證券表示,2025年固態電池商業化落地進程有望持續加速。憑藉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及寬溫域適應性等核心優勢,固態電池不僅能夠逐步替代現有液態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應用,更有望開拓低空、機器人和數據中心等新興市場。
據瞭解,固態鋰電池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是下一代儲能技術的重要方向。但其固-固界面接觸不良導致離子傳輸阻力大,制約應用。研究團隊利用聚合物分子設計靈活性,在主鏈上同時引入具有離子傳導功能的乙氧基團和電化學活性的短硫鏈,製備出在分子尺度實現界面一體化的新材料。該材料兼具高離子傳輸能力,還能在不同電位區間實現離子傳輸與存儲行為的可控切換。基於該材料構建的一體化柔性電池抗彎折性能優異,可承受20000次反覆彎折。
機構研報表示,2025年1-8月,中國鋰電產業鏈投資額快速增長,固態電池現已成為鋰電行業最熱門的投資賽道。隨着鋰電設備企業披露半年報,固態電池作為新技術被頻繁提起,設備公司從今年6月起開始陸續給下游廠商交付固態電池相關設備,且今年上半年固態設備訂單快速增長,這都預示着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顯著提速,產業鏈各環節的投資機會也日益凸顯,設備端作為整個產業資本開支的最上游,必將率先受益。
EVTank預計,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電解液含量低於10%)的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在整體鋰電池中的滲透率預計在10%左右,其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
應用端方向上,新能源汽車因其作為緩解能源短缺和減輕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而備受矚目。電池技術作為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性能直接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安全性和經濟性,為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廣泛普及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撐。
國內新能源車企加速佈局全固態電池路線,多數頭部車企預計全固態電池將在2026年實現裝車,2027年進入小批量生產。寧德時代、比亞迪、清陶能源、LGES等均已啓動中試線建設,逐步向百兆瓦-吉瓦級量產導入。
海外方面,歐洲新能源車需求持續向好:在英國、意大利等國家補貼政策重啓以及車型供給持續優化背景下,歐洲新能源車需求持續走高。9月歐洲九國新能源車銷量31.12萬輛,同比+34%、環比+74%;新能源車滲透率31.8%,同比+5.8pct、環比+0.5pct。1-9月歐洲九國新能源車銷量206.53萬輛,同比+30%。
中金髮布研報稱,隨着全固態電池向產業化導入階段穩步邁進,設備端作為最先兌現的產業鏈環節處於「從驗證到放量」的關鍵窗口期。車企或於2027年小批量全固態電池裝車,測算2027年全固態電池設備增量市場空間或達到25億元,並有望以122%的CAGR增長至2030年達到273億元。
10月8日,豐田汽車全球官網發佈消息稱,住友金屬礦山株式會社(以下簡稱「住友金屬礦山」)與豐田汽車就量產用於純電動汽車(BEV)的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此次合作推進研發進程。
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全固態電池相較於當前使用液態電解液的傳統電池,具有體積更小、輸出功率更高、壽命更長的潛力。應用於純電動汽車時,全固態電池有望帶來續航里程更長、充電時間更短、輸出功率更高的性能提升。豐田汽車計劃於2027年至2028年間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汽車。
交銀國際指,除了新能源汽車外,低空飛行、機器人和AI等新興場景正在為固態電池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加速產業化落地,建議關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度及其帶來的投資機會。
興業證券表示,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背景下,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相繼發佈全固態電池技術解決方案,同時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的需求催化持續釋放,多重利好疊加下,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有望提前加速。目前初代全固態電池材料體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設備接近量產要求,預計25H2進入固態電池設備和材料企業定點的關鍵期,認為在固態電池設備端和材料端佈局較為完善、驗證進展較快的企業有望受益。
相關概念股
比亞迪(01211):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在全固態電池領域選擇了硫化物複合電解質+高鎳三元(單晶)+硅基負極(低膨脹)的技術路線。該路線旨在兼顧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商業化潛力。今年2月,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表示,比亞迪將在2027年左右啓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範裝車應用,2030年後實現大規模上車。
中創新航(03931):中創新航推出的「無界」全固態電池技術能量密度高達430Wh/kg,容量超過50Ah。這一技術在電池運行壓力、壽命、功率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中創新航發佈了頂流高能-超級飛行電池,第一代300Wh/kg飛行電池將於2025年上市,而能量密度為350Wh/kg的第二代飛行專用電池計劃2026年上市。
廣汽集團(02238):廣汽集團的全固態電池採用100%固態電解質,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以上。這一技術利用第三代海綿硅負極和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實現了體積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此前,廣汽集團宣佈計劃2026年實現裝車。
寧德時代(03750):作為固態電池領域的全球龍頭,公司採用「硫化物全固態+凝聚態半固態」雙線並行戰略,技術與量產能力行業領先。凝聚態電池已實現量產裝車蔚來ET9、小米SU8等車型,能量密度達400Wh/kg,2025年上半年貢獻186億元營收;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實驗室樣品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瑞浦蘭鈞(00666):瑞浦蘭鈞作為牽頭單位申報的「長壽命、高能量密度全固態鋰電池」項目成功入圍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領雁+X」科技計劃公示名單,該項目將推動公司全固態電池研發進一步提速和深化。在全固態電池領域,通過「尖兵領雁+X」科技項目,公司製作的全固態電芯能量密度預計超過400Wh/kg以上,產品將廣泛應用於乘用車以及低空飛行器等新型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