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直通IPO,文/韓文靜
2025年10月15日,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軒竹生物」)在港交所上市。每股發售價11.6港元,開盤漲153.97%至29.46港元;截至午間休盤,每股漲128.45%至26.5港元,總市值137.26億。
軒竹生物的歷史要追溯到2008年,彼時通過山東軒竹開始運營,啓動了有關研發創新藥的業務並開始建立內部小分子藥物研發平臺。2012年,四環醫藥收購于山東軒竹的其餘股權,至此,軒竹生物成為四環醫藥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專注於研發創新藥。
值得關注的是,四環醫藥本身早於2010年便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其創始人車馮升是山東青島人,在2024年胡潤百富榜中,車馮升以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1019位。截至目前,四環醫藥總市值已超130億港元,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軒竹生物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積極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軒竹生物有三項NDA批准資產,一個藥物項目處於NDA註冊階段,一個藥物項目處於III期臨牀試驗階段,四個藥物項目處於I期臨牀試驗階段,五個已獲IND批准。

在消化系統疾病領域,軒竹生物的核心產品KBP-3571獲得國家藥監局的NDA批准,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現正將適應症覆蓋範圍擴大到反流性食管炎,該產品已進入III期臨牀試驗。
在腫瘤領域,軒竹生物兩款核心產品為支柱XZP-3287(已獲得治療乳腺癌的兩項NDA批准)和XZP-3621(已獲得用於治療肺癌的NDA批准)。
招股書提到,軒竹生物的產品管線在結構上分不同階段且相輔相成,既包括已證實成藥性的有效靶點,也包括新的作用機制和藥物模式,既涵蓋腫瘤等成熟的治療領域,也涵蓋NASH等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治療領域,這種管線設計從戰略上平衡了開發風險和創新。
資本市場上,2020年,軒竹生物完成8億人民幣A輪孖展,投資方為國投招商;2021年,軒竹生物完成超6億元B輪孖展,由陽光人壽領投,倚鋒資本、中冀投資、太金資本、國投泰康、海創母基金、中銀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跟投。
不過,軒竹生物的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時間來到2022年,四環醫藥首次計劃將軒竹生物推向科創板,但因未盈利及政策調整等因素,科創板上市申請於2024年5月終止。隨後,軒竹生物轉戰港股市場,並於2025年9月通過港交所聆訊。
IPO前,根據招股書披露,軒竹生物在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 四環醫藥通過軒竹醫藥、海南四環分別持股47.78%、8.69%;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徐豔君女士持股1.05%;執行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嘉逵博士持股0.67%;京津冀基金持股15.54%;先進製造基金持股5.18%;北京雙鷺持股0.4%;上海雲鋅持股0.26%。
業績層面,軒竹生物目前仍處於投入期,尚未實現盈利。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軒竹生物分別實現收入2.9萬元、3009.4萬元及255.9萬元;同期,公司分別虧損3.01億元,5.56億元及0.65億元,不到兩年半的時間裏累計虧損超9億元。
進一步分析收入來源可知,於往績記錄期間,軒竹生物所產生的全部收入均源自其商業化藥品 KBP-3571。該產品於 2023 年 6 月收到國家藥監局的 NDA 批准,作為公司的核心產品,其商業化進程直接影響着公司的收入表現,未來隨着適應症的拓展和市場推廣的加強,有望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重要引擎。
對於本次 IPO 募資的用途,軒竹生物也有着明確規劃,計劃將用於核心產品(即KBP-3571、XZP-3287及XZP-3621)的研發與商業化、關鍵產品(即KM602、KM501、XZP-7797及XZP-6924)的研發、其他候選藥物(包括XZB-0004、XZP-5610、XZP-6019及XZP-6877)的研發、增強商業化及市場營銷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