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在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暗示本月可能再次降息後,銅價出現反彈。更有業內人士表示,銅價有望觸及每噸12000美元。銅價此前數日受地緣政治緊張影響波動劇烈。受鮑威爾講話提振,截至發稿,LME銅期貨漲1.26%,報每噸10725.05美元。
鮑威爾在週二的講話中表示,聯儲局有望在本月晚些時候再進行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儘管美國政府停擺嚴重影響了其對經濟狀況的評估。鮑威爾多次提到招聘速度緩慢的情況,並指出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近幾個月以來,銅價收到聯儲局降息前景以及全球多起銅礦生產重大中斷事件的支撐。其中最顯著的是美國礦業巨頭自由港-莫克莫蘭(Freeport-McMoRan)在9月8日印尼Grasberg礦山發生山體滑坡後暫時中止運營。該公司已宣佈啓動不可抗力條款,並預計其產量將受到重大影響並持續至2027年。自由港-莫克莫蘭已將2026年Grasberg礦的產量指引下調35%,意味着約27萬噸的銅供應減少。
實際上,2025年以來,全球最大的幾個銅礦並不太平。5月下旬,位於剛果(金)的全球第四大銅礦卡莫阿-卡庫拉銅礦發生礦震事件,並導致其2025年產量指引由從52萬-58萬噸下修至37萬-42萬噸。7月底,全球最大地下銅礦智利埃爾特尼恩特礦因地震造成礦井坍塌。運營這座礦山的智利國營銅業公司表示,今年的產量將縮減30萬噸,較此前預期低約11%。
這些供應中斷不僅導致銅產量削減,也突顯出礦業公司在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方面面臨的巨大挑戰。上週,銅價曾飆升至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周(LME Week)期間,中國礦業巨頭洛陽鉬業旗下貿易部門負責人Kenny Ives表示,銅價年底可能達到每噸11000美元,甚至12000美元。Mercuria能源集團金屬研究主管Nick Snowdon也在同場活動中指出,鑑於嚴重的供應中斷以及投資資金不斷流入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屬市場,銅價升至這一更高水平「相對容易」。如果達到這一價位,銅價將創下歷史新高。銅價曾在2024年5月創下每噸11104.50美元的紀錄。
不過,在同場活動中也有更為謹慎的聲音。高盛分析師Eoin Dinsmore稱,全球銅市場目前仍處於過剩狀態,預計明年將恢復平衡。值得一提的是,高盛分析師Eoin Dinsmore上週也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銅價正在重置進入一個全新的價格區間。供應端的結構性受限、關鍵領域(如電網、AI、國防)的強勁需求,以及潛在的戰略儲備行為,共同將銅價的底部支撐位推高至10000美元/噸。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着銅價的下跌空間已非常有限,10,000美元成為一個堅實的「新底線」。然而,由於短期內市場仍處於小幅過剩狀態,且高價會引發廢銅供應增加和鋁替代效應,未來兩年銅價的上漲空間也存在明確的11000美元「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