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芯片領域,英特爾始終站在行業前列。
日前,英特爾在一年一度的 Intel Technology Tour(ITT)上,正式發佈了全新的 18A 製程工藝,在 RibbonFET 環繞柵極晶體管和 PowerVia 背面供電設計的支持下,18A 製程工藝能有效提高芯片的穩定性並降低功耗。
圖片來源:英特爾
而在技術落地方面,英特爾也在 ITT 上發佈了基於 18A 製程工藝、代號為 Panther Lake 的第三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同時也提前給大家預覽了基於同一工藝的 Clearwater Forest 至強 6+ 處理器,其面向數據中心場景驅動新一代AI服務器。雷科技受邀親臨美國·亞利桑那州現場參加此次活動,關於Panther Lake雷科技已輸出專題內容解析,本文我們將聚焦Clearwater Forest 至強 6+ 這一強大的新一代處理器。
18A工藝加持,全 E 核方案太吸睛
不同於面向消費者和邊緣計算的 Panther Lake,至強處理器在上一代就已經實現了全 E-Core 或全 P-Core的架構(Sierra Forest、Granite Rapids)。此次預覽的 Clearwater Forest 遵循的是 Sierra Forest 的全 E 核方案,最多支持 288 個 E-Core,預計今年內可以上市;全 P-Core 方案則為 Diamond Rapids,最快可能 2026 年登場。
具體來說,Clearwater Forest 是一款由多種不同工藝的 Die 疊加封裝起來的處理器:288 個 E-Core 由 12 個 18A 製程工藝的 Compute tile 提供;3 個 Active base tile 和 2 個 I/O tile 分別採用 Intel 3 和 Intel 7 製程工藝,和上一代 Granite Rapids AP 架構保持一致。另外,Clearwater Forest 也採用了 Foveros Direct 3D 技術。
圖片來源:英特爾
配置方面,Compute Die 中的 E-Core 採用了架構,L2 緩存最高可以給到 288MB,內存最高支持 12 通道 DDR5,速率達 8000MT/s。
作為服務器 CPU,至強的 IO 性能也不差:Clearwater Forest 最高支持 96 條 PCIe 5.0 通道、64 條 CXL 2.0 通道、6 條 UPI 2.0 互聯鏈路,其中每路速度最高能達到 25GT/s。
圖片來源:英特爾
得益於 RibbonFET 環繞柵極晶體管和 PowerVia 背面供電設計,Clearwater Forest 的最高 TDP 僅為 500W。同時,Clearwater Forest 也採用 1-2 Socket,有不錯的兼容性。
更適應 AI 計算需求的服務器處理器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對於筆記本里的消費級芯片,我們討論供電、散熱和能耗固然重要。但對於一直插着電,可能還泡在海水裏散熱的大型服務器來說,我們為什麼還要討論這些「小家子氣」的事情呢?
但其實,在雷科技看來,Clearwater Forest 在功耗、散熱、整合度方面的提升,纔是英特爾未來改變整個 AI 產業運轉方式的「抓手」。
圖片來源:英特爾
當前 AI 行業的算力供需關係已經被大模型徹底改變,模型訓練和推理的規模正急劇擴張;相對應的,數據中心的電力與空間成本也水漲船高。在這種背景下,Clearwater Forest 的高能效比,能在相同的功耗和機櫃條件下,部署更高密度的算力集羣,同時推動數據中心的結構性升級。
畢竟全 E-Core 的架構天然適合高並行、輕量推理、預處理等任務,只要與 GPU 的分工協作,可以顯著提升整體集羣的利用效率,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效能。
其次,對 AI 服務供應商而言,Clearwater Forest 的出現意味着企業可以重新思考算力調度與成本控制的方式。在過去的服務架構中,GPU 往往被用於幾乎所有階段的計算,包括一些並不需要超強浮點能力的環節,比如數據加載、小模型推理、邏輯判斷等,這實際上造成了算力的浪費。
但 Clearwater Forest 的加入可以釋放 GPU 的壓力,將寶貴的算力調度到真正的重載運算上。這不僅能降低硬件與能耗成本,也能讓推理集羣在同樣資源下服務更多用戶。

圖片來源:英特爾
對最終的 AI 消費者來說,Clearwater Forest 的技術升級,也將轉化為更快的響應、更穩定的調用和更可負擔的價格,讓更多的企業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中用上 AI,並最終回饋到你我這樣的消費者身上。
AI 時代,英特爾再度站在舞臺中央
當然了,就目前 AI 行業的發展勢態來說,GPU 仍是支撐 AI 的核心,但這並不意味着 CPU 就被 AI 時代排除在外。在 ITT 後的媒體採訪環節,英特爾就明確表示:
CPU 在每一個 AI 系統裏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面對未來越來越複雜的異構算力結構,英特爾想要打造一個「中間層」,將 CPU、GPU、加速器等底層資源的差異屏蔽起來,讓上層開發者只需要面對統一的接口和標準。
圖片來源:英特爾
而 Clearwater Forest 的高密度 E 核和高能效設計,也恰好承擔起了「中間層」的角色:讓 GPU 專注於高強度浮點計算,CPU 則接管數據搬運、任務調度等環節,從而提升整體算力的利用效率。

圖片來源:雷科技
可以肯定的是,在 18A 製程工藝的推動下,Panther Lake、Clearwater Forest 和 Diamond Rapids 將成為 AI 時代的轉折點,用全新的資源調度理念重塑 AI 計算的模式,從消費者和服務商入手,共同加速 AI 技術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