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谷終止ADR項目:邁向美資機構化的結構性升級

格隆匯
10/16

燦谷終止ADR項目,標誌着公司資本市場戰略的根本性重構。2025年10月15日,公司公告將終止其美國存託憑證(ADR)項目,並計劃以A類普通股的形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直接掛牌交易。這一舉措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調整,更反映出公司孖展架構的戰略性演進。繼2025年5月以3.519億美元出售國內汽車金融業務,燦谷的業務重心已徹底由金融科技轉向算力運營。其資本結構亟需與美國礦業板塊的估值邏輯和投資者結構相匹配。

直接上市有助於簡化燦谷的市場架構,並強化其與美國礦業指數的聯動。相較於依賴存託銀行及跨境清算的ADR機制,直接交易普通股可使股價與美國礦業指數(如BITK)形成更直接的聯動,也為未來納入相關礦業ETF鋪平道路。這種結構優化不僅提升了流動性與定價效率,也使燦谷的股價行為更加接近於美國本土礦業公司,如Marathon Digital(MARA)、Riot Platforms(RIOT)與Core Scientific(CORZ),同時消除了過去阻礙機構資金流入的層層摩擦。

解除美資機構投資的結構性壁壘,是本次調整的核心意義。根據Russell指數的成分納入標準,約62%的美國長期基金(如Vanguard與BlackRock)對「非直接上市證券」設有限制。由於中美審計及監管差異,ADR常被列為受限資產。通過轉為直接上市,燦谷顯著擴大了潛在投資者基礎,並改善了被動型與基準跟蹤資金的可投資性。在當前約8.08億美元市值下,可新增的潛在投資資金約為9,000萬美元,大致對應Russell 2000指數的被動資金缺口。以BitDeer為例,其在美轉板後三個月內機構持股比例由12%提升至27%,燦谷亦有望迎來類似提升。

9月運營數據展現出公司算力效率的韌性。儘管比特幣全網算力環比上升8.3%至520 EH/s,挖礦難度增加7.1%,燦谷當月產量僅下降7.1%(從663.7降至616.6枚BTC),顯著優於行業約12%的平均降幅。公司44.85 EH/s的運營算力實現了89.7%的利用率,接近Marathon的91%。按9月比特幣均價6.7萬美元計算,燦谷持有的5,810枚BTC對應市值約38.9億美元,是其當前市值的4.8倍,凸顯出加密資產已成為公司的核心價值錨。

估值具備吸引力,存在結構性重估潛力。目前燦谷每ADS股價約4.37美元,總市值約7.96億美元。我們預計公司2025年與2026年收入分別為6.09億美元與8.50億美元,對應市銷率(P/S)分別為1.6倍與1.2倍,顯著低於同業平均的6.9倍與4.8倍。隨着ADR結構退出及普通股在NYSE直接上市,估值折價有望收窄,燦谷的估值倍數有望向美國礦業龍頭MARA、RIOT與CORZ靠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