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錨定「碳硅共生」新階段

證券日報
10/1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報記者 李喬宇

  「參會展商結構越來越豐富,質量越來越高。」10月10日至10月12日,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召開,有參會展商向記者感慨道。

  據瞭解,該大會已連續舉辦13年,不僅見證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從「管道運營商」向科技創新企業的進階,更勾勒出通信產業的破壁之路,越來越多來自新興領域的展商在大會上亮相。

  此次大會的主題是「碳硅共生合創AI+時代」。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AI持續釋放在技術能力、經濟效益上的「兩個規模效應」,這將推動碳硅融合共生,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隨着硅基生命的爆發式增長、碳硅形態的融合價值共創,全球將形成「人機共治」的新模式,開啓以「碳硅共生」為標誌的信息文明新紀元。

  「AI+」應用場景持續落地

  在中國移動展臺的無人餐廳中,一臺人形機器人從另一臺人形機器人「手中」依次接過茶水、蝦餃和水果,最終遞給《證券日報》記者。在該展示中,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夠點對點地取餐、送餐,還能規劃複雜路線,並與其他人形機器人協同合作,完成更為複雜的工作。

  「無人餐廳方案是我們具身智能、多機協同和商業模式探索的戰略突破,充分展現了機器人在真實場景中的落地能力。」展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國移動自研的VLA大模型賦予了機器人跨物體、跨場景的泛化操作能力;中國移動構建的業內首創多機併發作業平臺,實現了異構機器人的統一接入與高效協作,使人形機器人真正突破了傳統單機效率與適配性的瓶頸。

  無人餐廳解決方案為機器人產業規模化複製開闢了路徑,但這並非中國移動為機器人產業打造的唯一應用場景。據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移動正在推動機器人養老院場景試點,未來將開拓更多應用場景。

  除養老產業外,製造業也受益於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在此次大會現場,一條完整的柔性產線亮相,吸引了廣泛關注。「傳統流水線製造通常在固定位置生產同一種物品,而柔性產線則能面向小批量生產需求進行顏色、零件等個性化調整,提升生產效率,減少單開生產線的成本。」工作人員展示了柔性生產解決方案的完整過程,「中國移動為柔性產線研發了便於用戶調試、更改設定的數字孿生系統。同時,通過AI模型採集並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後臺數據,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和後續故障排查。」據介紹,目前中國移動「AI+柔性產線」解決方案已在車企中進行小批量生產試用。

  除了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外,AI還展現出更多的社會價值。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段難以辨別的語音(實為一位聽障人士的求助:「牙疼得厲害,想看醫生」),在常規軟件的識別下,這段語音轉寫的文字語義不清。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聽障羣體的發音差異性較大,市面上的通用模型識別準確率低,導致聽障羣體不敢開口。「中移無障礙」通信解決方案通過在小程序上收集用戶對特定十句話的發音,構建每位用戶專屬的語音識別模型,幫助用戶走出溝通孤島。

  多方協作共促產業升級

  「AI+」對產業升級的賦能,並非單一方的成就,而是中國移動及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創造的羣體性成果。在此次大會上,參會企業的結構進一步從傳統通信產業鏈擴展至AI、算力、行業融合解決方案等多元化領域。

  作為中國移動重點合作的機器人企業之一,智元創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大會上展示了多款機器人產品,展現了其在工業、商業、家庭等場景中的融合應用能力。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科技」)則展出了一臺能夠摺疊衣物的機器人。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機器人採用了「邊緣具身智能+AIAgent+P5G」的技術方案,能夠為洗衣房、養老院等場所提供自動化疊衣服務。其中,亞信科技的5G專網等技術和產品為機器人提供了超低時延的網絡連接和邊緣AI算力支持。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科」)重點展示了在構建「AI+」生態中的各項實踐。記者在現場瞭解到,中國信科與中國移動共同構建未來立體化的數智信息基礎設施。

  具體而言,中國信科與中國移動共同推動星地網絡融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在低空領域,雙方基於通感一體技術開展深度合作,創新推出了覆蓋低空文旅、物流、安防、應急等場景的解決方案;在跨洋高速傳輸場景,雙方共同完成了業內首個多芯光纖海纜的現網部署。

  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展臺上,《證券日報》記者見到了中電科金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科金倉」)副總裁金學東。他透露,此次該公司帶來了全新KESV9產品及國產數據庫解決方案參展。三年前,金學東首次參加大會,見證了AI產業生態的逐步升級。他表示,國產數據庫是數據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此次展會上,電科金倉重點展示了新版KESV9產品的多模支撐能力及「低難度、低成本、低風險、平滑遷移」的全生命週期自動化信創替換解決方案。

  「在這次大會上,我見到了許多上下游合作伙伴,這次大會為我們搭建了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金學東表示,此次大會有助於電科金倉對接更多潛在客戶,公司與其他友商的同臺亮相也有助於企業間加強溝通合作,有利於行業的透明競爭,從而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夯實國產AI基礎設施建設

  在此次大會上,中國移動宣佈,到2028年底,公司將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力度,總體投入翻一番,建成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智算基礎設施,探索十萬卡智算集羣建設,全國產智能算力規模突破10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驅動燃料」。

  此前,中國移動已持續加碼相關投入。2024年,公司在算力網絡的投資總額達371億元,通用算力規模達8.5EFLOPS,智能算力規模達29.2EFLOPS。2025年,中國移動計劃將算力投資從2024年的371億元增至373億元,並對推理資源的投資不設上限。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實現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全量覆蓋,建設了哈爾濱、呼和浩特兩個超萬卡智算集羣,以及北京、上海、廣州等12個千卡資源池,智算規模達到29.2EFLOPS。記者在大會現場瞭解到,多家相關企業此次也集中亮相。

  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鯤振宇」)在此次大會上重點展示了該公司與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聯合研發的「磐石」系列服務器及數據中心浸沒式液冷方案。

  「2021年7月份,華鯤振宇與中國移動正式開啓合作,近兩年合作持續深入。」華鯤振宇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以2024年正式投產的哈爾濱國產萬卡資源池項目為例,該中心集羣擁有超1.8萬張AI加速卡,智能算力規模達6.9EFLOPS。

  在此次大會上,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重點展示了H3CUniPoD系列超節點產品。該產品基於領先的Scale-up南向互聯技術,針對AI大模型進入「萬億級」時代後的數據併發傳輸需求,單櫃內實現卡間全互聯通信,突破傳統計算架構下的單卡性能瓶頸與機間擴展侷限,為萬億級參數大模型的高效訓推提供強勁算力支撐。

  上述華鯤振宇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AI技術落地呈現出「場景垂直化」的趨勢,需要適配行業數據特性的定製化算力產品。預計AI大模型對「千卡、萬卡」級算力需求將激增,需要運營商聯合算力企業構建「分佈式、可調度」的算力網絡,避免算力孤島。他同時認為,未來AI產業生態將走向「開放共生化」,AI發展不再是單一企業的技術競爭,而是「算力供應商+運營商+場景方」的協同。

  在此次大會上,中國移動首次披露了公司的「十五五」規劃。楊傑表示,面向「十五五」,中國移動將攜手合作夥伴,以「AI+」為戰略着力點,扮演好AI「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的角色,推動「AI+」創造出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高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