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瓶裝水反擊,泉陽泉、潤田、5100都不甘心

藍鯨財經
昨天

文|斑馬消費 陳曉京

瓶裝水旺季剛過,快消巨頭暫時緩和,二線小巨頭們,卻都行動了起來。

西藏水資源計劃更名,重新強化5100礦泉水的戰略地位,意在迴歸瓶裝水這個業務核心;潤田注入國旅聯合曲線上市穩步推進中;來自東北的泉陽泉,正在重點拓展北京和華中市場。

它們都知道,還是賣水掙錢,今年上半年泉陽泉和5100都通過瓶裝水業務實現了增長;同時,瓶裝水業務,因為高端化趨勢和新渠道的崛起,仍然存在結構性的機會。

然而,巨頭的全面戰爭,也讓它們倍感壓力,這也成為令泉陽泉、潤田、5100們背水一戰的警鐘。瓶裝水市場CR5已經達到60%,未來幾年,將決定它們能否留在主流市場。

二線瓶裝水,摩拳擦掌

上週,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母公司西藏水資源(01115.HK)發佈公告稱,公司名稱將從「西藏水資源有限公司」變更為「5100藏冰川有限公司」。

將瓶裝水產品名作為公司名稱,宣告了這家公司在跨界嘗試後的業務迴歸,將水業務作為接下來的核心。

實際上,這家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更名了。

西藏水資源成立於2005年,次年便拿到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訂單。那時候,憑高鐵票,都可以在主流火車站免費領取一瓶5100礦泉水。由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品牌,得以名聲大噪。

2015年前後,合作終止,公司業務一落千丈。原本輕輕鬆鬆年賺三四億元的西藏水資源,業績逐步滑落,近年連續錄得虧損。

無奈之下,跨界推出青稞啤酒品牌,公司名也從「西藏5100水資源有限公司」調整為「西藏水資源有限公司」,去掉了5100的屬性。

不過,啤酒市場的競爭,比瓶裝水更加殘酷。新品牌青稞啤酒,並未得到太多的市場份額,業務長期低迷,併成為導致公司近年持續虧損的重要原因。

危難之時,還是水業務拉了公司一把。藉助「西藏好水」的品牌優勢,積極拓展新渠道,今年上半年,5100礦泉水銷量同比增長54.1%,收入同比增長117.6%。上市公司西藏水資源2025年1-6月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21.4%,淨利潤3619.1萬元,同比增長300.5%。

公司順勢再度更名,重新突出5100礦泉水,彰顯了重新投入瓶裝水業務的決心。

另一邊,在江西市場,潤田注入上市公司ST聯合(600358.SH)的計劃,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潤田是江西老牌瓶裝水品牌,早年通過1元水戰略深耕本地市場,近年重點打造礦泉水品牌潤田翠,目前在江西省佔有六成市場份額,被稱為「江西省水」,並躋身中國瓶裝水十強。

然而,潤田謀劃上市多年無果。正好,同為江西國資的國旅聯合,長期業務低迷急需重組。雙方一拍即合,與泉陽泉的資本故事如出一轍。

泉陽泉,原為「中國林業第一股」吉林森工,2017年收購泉陽泉礦泉水業務,成為「A股礦泉水第一股」。這麼算下來,泉陽泉上市時間,比農夫山泉華潤飲料還早。

早期,泉陽泉主要佈局東北市場,近年拓展至北京周邊。同時,與5100礦泉水一樣,通過中石油、航空公司等渠道,開展泛全國化。

公司在2025年中報中表示,正在重點開拓華中市場,與湖北黃商、中百、好鄰居悅活裏、河南百信等區域連鎖超市洽談合作。

無論是已經上市的泉陽泉,謀劃上市的潤田,還是重回瓶裝水業務的5100,都在為接下來的瓶裝水大戰,積蓄力量。

瓶裝水市場,仍有機會

1989年,怡寶在深圳推出第一瓶瓶裝水。其創始人周敬良,被業內譽為「中國包裝水之父」。後來,他又創立了景田百歲山。

1995年,娃哈哈同時推出礦泉水和純淨水產品,次年請景崗山代言,唱響《我的眼裏只有你》,一舉成為初代瓶裝水老大。後來請王力宏代言20年,娃哈哈純淨水成為中國快消經典產品之一。

1996年,鍾睒睒創立農夫山泉(09633.HK),從「農夫山泉有點甜」到「大自然的搬運工」,品牌逐漸躋身瓶裝水市場頭部。

此後多年,隨着消費市場的全面發展,瓶裝水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規模迅速壯大,頭部品牌爭相崛起,上演了一場瓶裝水市場「水大魚大、魚大水活」。

市場預計,瓶裝水板塊將在2025年突破3000億元,穩坐中國飲品市場頭把交椅。其中,農夫山泉、華潤怡寶、景田百歲山、娃哈哈和康師傅五大巨頭,合計佔有60%的市場份額。

儘管,五大巨頭各個實力雄厚,但相較於CR5超過90%的啤酒市場,瓶裝水市場裏中小巨頭的生存空間更大,已經滋養出一批二三線品牌。其中,泉陽泉、潤田、5100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首要原因在於,相對於工業化程度更高的啤酒,瓶裝水業務賴以生存的是水資源。不止農夫山泉,大家都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這導致的情況是,但凡水資源豐富的地區,都能誕生各自的瓶裝水品牌。大家只要拿到了批文,便可以取水包裝銷售,產品本身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拼的還是品牌和渠道運作能力。

另外,瓶裝水重量大、單價低,比啤酒產品更卡銷售半徑。全國性品牌如農夫山泉,也大多依託水源地建廠輻射本地市場。泉陽泉、潤田等,得以守住大本營市場。

同時,瓶裝水市場分層明顯,就價值而言,天然礦泉水>天然水>純淨水和其他飲用水。頭部品牌,大多以價格較低的天然水或純淨水導入市場。而中小巨頭們,大多以礦泉水在市場立足,站在了行業的價值頂端。

這導致的結果是,二線礦泉水巨頭們,大多擁有相對更高的盈利能力。賣礦泉水的泉陽泉,去年的毛利率接近45%,遠超行業整體水平。

而且,隨着整個瓶裝水市場迎來高端化,以及各類新渠道重構瓶裝水市場格局,改變最大的,其實是那些曾經被擠到牆角的二線公司們。

從最新業績來看,除了5100,泉陽泉和潤田也都實現了遠超行業的業績增長。去年,潤田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9.39%和21.49%。2025年上半年,泉陽泉飲品業務銷量、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率分別為14.50%、11.63%、10.02%。

爭奪最後幾張船票

瓶裝水市場的相對均衡狀態和價值穩步提升,從去年開始被逐步打破。

整個飲品市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飲料市場產品新增49.6萬種,增長17.8%。

農夫山泉和華潤飲料(02460.HK)等巨頭都遭遇增長壓力,特別是旗下的瓶裝水業務。於是,以農夫山泉為首,巨頭在各大業務線四面出擊,重點便是瓶裝水業務。

一邊,農夫山泉在經典紅瓶天然水業務基礎上,向下推出綠瓶純淨水,進攻華潤怡寶和娃哈哈的核心市場;另一邊,在原礦泉水業務基礎上,在去年12月推出極具性價比的礦泉水新品,活動價18元/15瓶。

上半年,農夫山泉拿下三個新的水源地,其中之一便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山,或將在未來對5100的「西藏好水」認知形成替代。對此,西藏水資源有沒有感覺到瑟瑟發抖?

在農夫山泉的帶動下,瓶裝水市場最激烈的戰爭,從2024年蔓延至2025年,最終,全行業加入這場極致內卷。

華潤飲料策略與之類似,一邊推大包裝水,在怡寶之外推出加林山品牌;一邊推出高端礦泉水品牌怡寶露。

娃哈哈2024年藉助「流量效應」實現業績增長,2025年突遭變動,近期在娃哈哈之外,分化出娃小宗和娃小智等品牌。

這種分裂與重構,對娃哈哈和宏勝飲料集團都是挑戰。但對於市場中的其他中小品牌而言,無形中增加了幾個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壓力倍增。

此前20年,中國瓶裝水市場均價從1塊多提升至2塊多,主流產品價格從1元切換至3元。最近兩年,天然水和純淨水的整體價格,硬生生從2元打到1元上下,礦泉水價格從3元以上打到2元左右。

所以,無論是泉陽泉(600189.SH)、潤田、5100,還是另外的中小品牌們,都不得不為接下來的持久戰,積蓄實力。

如何看待未來的中國瓶裝水市場格局?或許可以借鑑啤酒和白酒行業。幾個全國性品牌+幾個地方品牌,或者,幾個頭部大品牌+幾個差異化品牌,拿下絕大部分市場;不僅行業CR5將繼續提升,或許行業CR10能達到90%以上。

只是,後半部分的座次,仍然未能完全確定,大家都在爭奪那最後幾張船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