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iotech到Biopharma的跨越:軒竹生物-B(2575.HK)以「三輪驅動」構建國產創新藥核心競爭力

格隆匯
10/15

軒竹生物-B2575.HK)10月15日於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前後市場表現強勁,成為港股創新藥板塊強心劑根據WIND數據顯示,軒竹生物香港公開發售獲4,908.33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0.15倍認購,市場預期充分釋放;暗盤交易階段,該股收漲172.41%,上市首日開盤即跳漲98.28%買盤承接踊躍、交投活躍度高,投資者以資金動向印證其稀缺投資價值。

此次上市不僅是對軒竹生物自身創新研發與商業化能力的核心背書,更被視為中國創新藥產業從調整期向回暖期過渡的關鍵積極信號,為板塊後續孖展與發展注入動能。作為四環醫藥分拆的創新業務主體,軒竹生物已突破傳統Biotech「重研發、輕商業化」的侷限—三年內實現三款創新藥獲批上市,完成從純研發型企業向「研發-商業化」雙輪驅動的綜合型Biopharma轉型,上市則標誌着公司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三箭齊發精準破局,填補臨牀未滿足需求


軒竹生物以「軒竹速度」實現三年三款核心創新藥落地,在同規模生物科技企業中,該研發轉化效率處於行業前列,核心邏輯在於其始終錨定中國患者臨牀痛點,以差異化創新實現療法的精準落地。

(一)消化領域:安奈拉唑鈉—國產PPI領域「破局者」

作為國內首款且唯一自主研發的質子泵抑制劑(PPI),安奈拉唑鈉通過獨特代謝通路設計,核心優勢在於降低藥物相互作用風險與減輕肝腎功能負擔,尤其適配需長期用藥或合併用藥的老年患者,直擊傳統PPI藥物臨牀短板。

臨牀數據層面,該藥療效與安全性雙重達標:III期臨牀試驗顯示,81.2%患者用藥首日即可緩解症狀;頭對頭研究證實,其安全性顯著優於臨牀常用藥雷貝拉唑。目前,其十二指腸潰瘍適應症已納入2024年國家醫保目錄,反流性食管炎適應症III期臨牀預計2026年底完成,兩大適應症覆蓋人羣近億,市場放量潛力明確。

(二)腫瘤領域:雙藥佈局,填補細分賽道空白

1.吡洛西利片:國內晚期後線乳腺癌治療「新選擇」

該藥為CDK4/6抑制劑,於2025年7月啓動商業化,適應症聚焦HR+/HER2-晚期乳腺癌—該亞型佔中國乳腺癌患者總量約75%,臨牀標準療法為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但多線內分泌治療進展後,患者仍依賴毒副作用高、療效有限的化療,存在明確治療空白。吡羅西尼作為國內首個獲批用於該場景單藥治療的藥物,直接切入百億級細分市場,臨牀需求與商業價值兼具。

2.地羅阿克:新一代ALK抑制劑,強效覆蓋肺癌患者

該藥於2025年8月獲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DA批准,用於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其III期臨牀數據顯示,地羅阿克可將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7.8%,且對腦轉移患者療效突出,為ALK陽性NSCLC一線治療提供強效新方案。

管線、平臺、商業化三輪驅動,築牢Biopharma護城河


若說「三箭齊發」體現軒竹生物的研發「爆發力」,則梯度管線、技術平臺與商業化閉環共同構成其作為Biopharma的「持久力」,三者協同形成不可複製的競爭壁壘。

(一)管線佈局:多元領域+梯度結構,平衡風險與增長

1.領域佈局:聚焦成熟賽道,前瞻藍海市場

公司以「消化+腫瘤」為核心成熟賽道—兩大領域均為國內發病率高、用藥需求大的存量市場,保障短期現金流與業績確定性;同時前瞻性佈局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領域,該領域目前國內尚無獲批療法,患者基數龐大,屬於未被滿足的藍海市場,為長期增長儲備潛力。

2.結構設計:「近-中-遠」三層梯度,抵禦研發風險

管線形成「3款商業化產品(近期現金流)+4款關鍵在研產品(中期增長點)+多項早期資產(遠期想象空間)」的立體化結構,降低單一管線結構對公司業績波動的風險,同時保障研發成果的持續轉化,支撐可持續增長。

表:公司核心管線梯度梳理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格隆彙整理

(二)技術平臺:三大核心體系,驅動研發效率提升

技術平臺是軒竹生物高效研發的「核心引擎」,通過系統化構建,實現從藥物設計到臨牀推進的全流程效率優化:

小分子藥物研發平臺依託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與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技術,可精準設計高選擇性、高安全性及血腦屏障穿透能力的候選藥物,代表產品為XZP-7797(高選擇性-PARP1抑制劑)、XZP-6924(USP1抑制劑);

生物藥研發平臺在抗體工程領域具備核心技術,擁有專有去巖藻糖化CHO細胞系,可顯著增強抗體-藥物的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ADCC)與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吞噬作用(ADCP),代表產品為雙特異性HER2/HER2ADC藥物KM501;

臨牀開發平臺組建約40人的專業化團隊,過去五年累計管理/推進超30項臨牀試驗;憑藉豐富的監管溝通經驗,多次為核心產品爭取臨牀試驗階段豁免資格,大幅縮短研發週期,加速產品上市進程。

(三)商業化能力:渠道+醫保雙加持,實現價值閉環

商業化落地是創新藥企業價值兌現的核心環節,軒竹生物已構建「產品-渠道-支付」一體化閉環:

1.銷售業績:首款產品驗證放量能力

核心產品安奈拉唑鈉自2023年11月商業化以來,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計銷售額達4800萬元;且於2023年12月成功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藉助醫保支付槓桿,進一步打開基層與下沉市場,為後續銷量快速增長奠定基礎。

2.渠道佈局:構建全國化覆蓋網絡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作分銷商超90家,終端觸達全國1500餘家醫院,形成「分銷商-醫院」兩級覆蓋體系。該網絡不僅支撐現有產品銷售,更可快速承接吡洛西利片、地羅阿克片等新產品的商業化推廣,實現渠道協同效應。

總結與展望:Biopharma新階段,平臺化優勢釋放長期價值


軒竹生物此次港股上市,不僅是公司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其從Biotech向Biopharma轉型的「價值重估起點」。回溯發展歷程,公司以「差異化創新」為核心,通過「三箭齊發」驗證研發轉化能力,以「梯度管線+技術平臺+商業化閉環」構建競爭壁壘,成功交出國產創新藥企業轉型的「標杆答卷」。

展望未來,軒竹生物的成長邏輯已從「單一管線成長依賴」轉向「平臺型公司整體優勢釋放」成熟賽道產品貢獻穩定現金流,藍海領域管線打開增長空間,技術平臺支撐持續創新,商業化網絡保障價值兌現。多重優勢疊加下,公司長期增長確定性顯著,有望成為國產綜合型Biopharma的核心代表企業,為中國創新藥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