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OPEC+集團仍在謹慎地將有限產量重新投放市場。根據最新決策,集團將在11月增加每日13.7萬桶的產量。NCE平臺認為,這種穩步增產的策略主要是為了避免油價下跌,目前油價徘徊在每桶60美元中段,而夏季過後需求減弱以及2026年供應過剩的預期,正對市場形成壓力。然而,實際供應增加量仍低於官方數據,許多產油國缺乏進一步增產能力,而部分國家則需彌補此前的超額產量,這進一步凸顯了OPEC+成員可用產能的下降。
雖然增產幅度低於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油價,但也削弱了OPEC+的備用產能。NCE平臺表示,除了沙特、阿聯酋和伊拉克外,大部分成員幾乎已達到產能極限,這使得市場在下一次供應衝擊發生時處於脆弱狀態。過去三年,OPEC+通過減產支撐了油價,同時留出的備用產能緩解了市場對供應短缺的擔憂,尤其是在2023年以來的以色列-伊朗緊張局勢中。然而,隨着OPEC+逐步恢復減產產量,剩餘可調產能正在縮減,市場吸收下一次供應衝擊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市場分析顯示,當前的備用產能可能被高估。NCE平臺認為,這種誤判對油價產生了拖累,並可能對油價遠期曲線產生深遠影響。一些分析師指出,與華爾街預期的500-600萬桶/日備用產能不同,業內發言人認為,產能既有限又高度集中。國際能源署(IEA)定義的備用產能是「在90天內可達到並可持續一段時間的產能」,其最新報告顯示,OPEC+總備用產能約為405萬桶/日,其中沙特243萬桶/日、阿聯酋85萬桶/日、伊拉克32萬桶/日,其餘成員基本已滿產。
然而,經過多年減產,即使是沙特,也不確定在供應衝擊發生時能在三個月內快速提升多少產量。根據歷史經驗,沙特可快速並持續增產的備用產能約在60萬至100萬桶/日之間。NCE平臺認為,除了沙特和阿聯酋,其他OPEC+成員幾乎沒有可調產能,這限制了未來幾個月集團增產的上限。正如卡萊爾能源戰略主管Jeff Currie所說,「備用產能不足就像退潮時才發現誰在裸泳」,當前的油市風險正體現了這一點。
展望未來,市場目前關注年底至2026年初可能出現的供過於求局面,但NCE平臺提醒,OPEC+的備用產能主要集中在兩大中東產油國,無法應對重大供應衝擊。一旦地緣局勢出現新的危機或衝突,油價可能面臨快速飆升的風險,顯示出OPEC+在維持油市穩定方面的侷限性。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