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凍結」的安世半導體,對汽車產業有多關鍵?

虎嗅APP
昨天

本文作者:豐寧,原文標題:《分立器件,迎來「關鍵一天」》,題圖來自:AI生成

一則公告的突然發佈,直接將聞泰科技置身於輿論的漩渦之中。

10月12日,聞泰科技宣佈,其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因荷蘭政府的指令,自9月30日起,資產、知識產權等調整被凍結,期限為一年。

同時,安世半導體的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轉讓股權,並暫停了聞泰科技委派的CEO職務。荷蘭企業法院已實施緊急措施,包括暫停CEO張學政的職務和職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衝突發生在聞泰科技全面聚焦半導體的關鍵節點。今年7月,聞泰科技完成消費電子ODM業務剝離,董事會「大換血」引入3名安世系高管,全力押注半導體賽道。

對於事件誘因,公告未明確荷蘭政府的凍結理由,但市場普遍指向「國家安全審查」

對此,聞泰科技表示,作為安世半導體的合法股東,聞泰科技堅決反對這種不公正的待遇;公司堅信當前不合理的干預是無法持久的,將運用一切合法合規的手段,堅定不移地維護自身股東權利和公司利益。同時,聞泰科技還表示,一個碎片化、政治化的全球供應鏈,最終將損害所有參與者的利益。公司呼籲各方應尊重商業規律和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共生關係,停止將企業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子。

安世半導體,「前世今生」

安世半導體的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部門,最初以真空管技術起步,歷經電子管到晶體管的技術革命,逐步在分立器件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在長達八十餘年的發展中,該部門始終聚焦邏輯器件、二極管、MOSFET等標準半導體產品,積累了深厚的車規級、工業級器件設計與製造經驗,其產品長期供應博世等全球頭部企業。

2006年,飛利浦半導體部門獨立為恩智浦(NXP),原標準器件業務成為恩智浦核心板塊之一。

2015年,恩智浦計劃收購汽車芯片巨頭飛思卡爾,為通過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審查,需剝離射頻功率晶體管業務及標準器件部門。這一決策成為安世半導體獨立運營的起點。

2016年至2017年間,由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智路資本有限公司組成的中國財團,以約2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並於2017年2月將其更名為「安世半導體」(Nexperia),使其成為一家在荷蘭法律下獨立運營的公司。

安世半導體是全球領先功率半導體廠商,主要產品包括MOSFET、晶體管以及模擬與邏輯IC,主要營收來自汽車領域。

2019年—2020年,聞泰科技通過一場複雜的「蛇吞象」式分階段併購,完成對安世半導體100%股權收購,交易總額超330億元。

2022年,安世半導體實現營收23.6億美元;2023年,安世半導體實現營收21.5億美元;2024年,安世半導體實現營收20.6億美元。

安世半導體,為何被盯上?

至於為什麼安世半導體被視為分立器件市場的「關鍵棋子」,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IDM模式下的產能壟斷力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即垂直整合製造廠商。安世半導體便是分立器件領域少有的全球化IDM企業,其覆蓋「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全鏈條產能佈局。

在半導體產業「先進製程競賽」的當下,成熟製程(尤其是6—8英寸晶圓)的產能稀缺性常被忽視,但卻是工業與汽車領域的「剛需資源」。安世半導體通過IDM模式,直接掌控着分立器件領域部分關鍵的成熟製程晶圓產能。

在產能方面,安世半導體總部設立在荷蘭奈梅亨,全球共11,000名員工,在德國漢堡、英國曼徹斯特擁有兩座晶圓廠,以及位於中國廣東、馬來西亞芙蓉和菲律賓卡布堯的三個組裝中心。據悉,安世半導體每年可交付900多億件產品,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全球各類電子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能並非「通用產能」,而是針對二極管、MOSFET等分立器件優化的專用產線,設備調試周期較長,新進入者難以快速複製。

IDM模式的核心優勢在於「設計-製造」協同,安世半導體還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產能分配,比如在高端IGBT與MOSFET需求激增的當下,安世半導體可迅速將晶圓產能轉向車規產品,而依賴代工的企業需排隊等待其他代工廠的成熟製程產能。

此外,封測作為半導體制造的後道環節,看似門檻較低,但車規級分立器件的封測對可靠性、一致性要求極高,安世半導體通過IDM模式構建的自動化封測產能,同樣形成了明顯領先優勢。

2. 車規級市場的技術話語權

如果說IDM產能是安世半導體被盯上的「籌碼」,那麼其在車規級分立器件領域的技術話語權,或許也是引發地緣博弈的「關鍵導火索」之一。

在車規級分立器件的核心細分領域,安世半導體的起跑更早。

根據ICwise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TOP 10中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英飛凌安森美、安世半導體。報告進一步指出,前10大企業中,安世半導體是唯一繼續保持大幅增長的企業,2023年公司功率分立器件營收同比增長30%。

對比此前數據,安世半導體已連續4年穩坐中國功率分立器件公司排名榜首,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則不斷攀升。2020年安世位列全球第9名,2021年上升3名至全球第6名,2022年上升1名至全球第5名,2023年則已經躋身全球第3名。

新能源汽車的持續增長是全球功率半導體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2023年,新能源汽車合計產量958.7萬輛,同比增速達35.8%。2023年,全球汽車電子和中高端工業電子市場相關功率半導體芯片繼續缺貨,相關功率半導體芯片價格保持在高位。

數據顯示,安世半導體在分立器件、電源及邏輯IC領域穩居行業領先地位——全球小信號MOSFET、小信號二極管與BJT晶體管、ESD保護器件市佔率均位列第一,標準邏輯器件排名第二,車規功率MOSFET市佔率名列前茅。

在高壓功率器件領域安世半導體具有明顯優勢,產品單價是中低壓器件的3—5倍。目前,安世半導體已成為博世、大陸集團前10大汽車Tier1廠商的「核心供應商」。

此外,隨着第三代半導體的快速發展,安世半導體也早已進行佈局。

SiC方面,為了克服電車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上的兩大短板,電動汽車行業正加速從400V轉向800V的電池系統,在這樣的轉變下,SiC被視為技術發展的關鍵。而800V電壓系統需要1200V的耐壓功率芯片,所以1200V的SiC功率器件是業界共同的發力方向。

目前安世半導體已成功研發出具有優異性能的1200V SiC MOSFET,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採用3引腳和4引腳TO-247封裝的SiC MOSFET,型號為NSF0XX120L4A0,RDS(on)分別為30mΩ、40mΩ、60mΩ和80mΩ(取決於客戶不同的驅動電壓需求);另一類是採用越來越受歡迎的D2PAK-7表面貼裝器件(SMD)封裝的NSF0xx120D7A0系列SiC MOSFET產品,有30、40、60和80mΩRDS(on)值可供選擇。

不同規格的RDS(on)以及封裝靈活的SiC MOSFET器件使得安世半導體可以滿足電動汽車OBC、充電樁、不間斷電源以及太陽能和儲能系統等多個汽車和工業應用市場。

GaN方面,早在2019年,安世半導體就開始了GaN的佈局。目前安世半導體是業內唯一可同時提供級聯型(Cascode)和增強型(e-mode)GaN器件的供應商。GaN的產品組合包括支持高電壓、高功率應用的Cascode GaN,支持高電壓、低功率應用的650V e-mode器件和支持低電壓、高功率應用的100/150V e-mode器件。

車規級半導體的客戶粘性遠高於其他領域,一旦進入車企的供應鏈體系,合作週期通常長達10年以上,安世通過技術話語權構建的客戶綁定,進一步強化了其重要性。

分立器件,梯隊分化

目前,全球市場,高端產品主要由歐洲、美國和日本廠商主導,除了上述的安世半導體,核心企業還包括英飛凌、安森美、意法半導體三菱電機(Vincotech)威世科技東芝、富士電機、瑞薩電子和Diodes Incorporated等。 全球前十大廠商佔有超過60%的市場份額。

中國本土廠商主要包括華潤微士蘭微揚傑科技等,整體市場集中度較低,但在中低壓MOSFET、二極管等領域已實現規模化供應,且在政策驅動下加速向高端市場滲透。

安世半導體事件如同一面鏡子,照見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緣博弈加劇,也反映出了中國分立器件產業的短板與潛力。對於國內企業而言,短期需抓住供應鏈重構的窗口期,通過產能擴張與客戶綁定搶佔市場份額;長期則需聚焦IDM模式建設與第三代半導體研發,打破「低端內卷、高端失守」的困局。

正如聞泰科技在公告中所言,碎片化的供應鏈終將損害所有參與者利益,但這場博弈帶來的倒逼效應,或許正是中國分立器件產業真正走向自主可控的「關鍵一天」。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