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壹覽商業 蒙嘉怡
彼得·德魯克說:「時代的轉變,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質。」這句話,正在今天的中國零售行業被一次次印證。
10月1日,奧樂齊ALDI中國前CEO Christoph Schwaiger在職場社交平臺領英宣佈,奧樂齊ALDI中國換帥,新CEO由現任奧樂齊中國董事總經理Jacqueline Chen陳佳女士擔任,她將全面領導中國區業務,直接向奧樂齊全球CEO彙報。這也意味着,陳佳是奧樂齊進入中國以來的第二任CEO,亦是首位中國本土CEO。
公開資料顯示,陳佳曾在沃爾瑪、麥德龍和摩根士丹利就職。在本次變動前,她擔任奧樂齊中國的董事總經理,主導了奧樂齊在中國市場的重大戰略升級。
陳佳是誰
陳佳的職業生涯起步於諮詢與金融領域。2003年至2011年,她先後在科尼爾諮詢擔任高級分析師,在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擔任高級顧問。
2011年7月,她轉戰零售行業,加入麥德龍中國,歷任戰略、營銷、定價及採購等多個核心部門主管。2017年,陳佳升任麥德龍中國副總裁兼採購總監,同一時期,麥德龍在中國開始大力推行「自有品牌」戰略。
2019年,麥德龍被物美集團收購,陳佳進入了沃爾瑪中國,初期擔任生鮮部採購副總裁,2020年晉升為首席商品採購官。她在沃爾瑪主導了「沃集鮮」「惠宜」等自有品牌的開發與建設,將自有品牌銷售佔比提升至20%,並積極探索社區店新業態。
2023年2月,陳佳正式加入奧樂齊,任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在她任職期間,奧樂齊不斷加碼自有品牌,從最初的自有品牌產品佔比80%逐步提升至90%,而奧樂齊80%以上的商品來自本土供應商。今年4月,奧樂齊也正式走出上海,在江蘇的無錫和蘇州雙城開店。而這一消息,正是陳佳對外官宣的。
對於此次交棒,Christoph Schwaiger表示,有陳佳掌舵,奧樂齊中國業務將持續成長,並對陳佳寄語:「你的未來,將更加精彩。」
從陳佳的履歷及前CEO的評價中不難看出,這位女性領導者對企業發展的關鍵作用。而進一步觀察可發現,近年來,不少跨國零售企業也愈發傾向於啓用女性作為在華業務的掌舵者。
外資零售圈裏的「她」
陳佳的上位並非個例。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包括沃爾瑪、永旺、7-11在內的多家跨國零售企業,均曾任用或正在任用中國女性擔任高管乃至最高決策者。
最早晉升為企業最高決策層的是宜家首位中國籍CEO朱昌來。她於1996年加入宜家,被稱為宜家的「001號員工」,從基層銷售做起,歷經多個崗位。2013年5月正式擔任宜家中國零售總裁,2020年年初,她辭職回國創業,從零開始創立了家居品牌Chapter Home。
而後走上「C位」的是朱菁,2014年便正式就任永旺集團中國區董事長、成為永旺中國區的最高決策人,至今在任已11年,憑藉下沉市場延伸戰略與發展細分業態,成功把永旺帶入發展快車道,並於2018年創下在華歷史收益新高。
2020年以來,更多女性走上領導崗位:2020年,黃亞美出任伊藤洋華堂中國區總代表、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曉靜擔任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2022年,嚴茜接任7-ELEVEn中國董事長;2023年,章曙蘊以開市客中國大陸區總經理身份亮相;2024年,張曉巖轉投迪卡儂,擔任中國區首席營銷官。
為什麼這些外資零售企業,紛紛選擇女性作為「一把手」?
「她」力量
在傳統以男性為主導的商業世界中,這些女性CEO的脫穎而出,絕非偶然。
實力是她們最硬的底氣。這些女性領導者大多在企業進入中國初期便加入,歷經多個崗位,對企業各階段發展十分了解,業務與管理能力突出。她們上任後所帶來的實際業績增長,也成為其領導能力的最佳證明。
以永旺為例,2014年永旺中國開始虧損,虧損額達1.25億港元,2015年虧損增至1.6億港元。在連續兩年虧損的背景下,時任永旺中國區總經理的朱菁升任董事長,全權負責永旺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拓展。
2014年連鎖百強排行榜顯示,該年永旺中國位列62位、50家門店年銷97.65億元,店均年銷1.95億元;2024年連鎖百強排行榜顯示,永旺中國升至24位,97家門店年銷售規模達303.09億元,店均年銷3.12億元。
新冠疫情出現後的2020年5月,沃爾瑪中國迎來首位中國女性總裁、首席執行官朱曉靜,陸續對沃爾瑪中國區大賣場、山姆會員商店兩大業態進行調整升級、積極拓展,保持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7月的2026財年二季度,沃爾瑪中國淨銷售額58億美元,同比增長30.1%;可比銷售額增長23.1%;電商淨銷售額同比增長39%。而在過去的2023到2025三個財年,沃爾瑪在中國營收也已經從147.11億美元大幅增長到了199.75億美元。
今年4月,朱曉靜作為中國區總裁、首席執行官在2025年沃爾瑪投資者會議上登臺分享,這既是她個人首次在全球資本舞臺發聲,更是沃爾瑪入華29年來,首位站上該講臺的中國區CEO。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沃爾瑪中國在沃爾瑪全球的營收佔比一直不到3%,朱曉靜能在如此特殊的場合亮相,與沃爾瑪中國的高速增長密不可分。
而從行業屬性來看,零售業本質是關乎「人」的生意,需要極強的同理心、細膩的洞察力和溝通協調能力——這些往往是女性更為突出的特質。而且,女性對家庭消費、健康生活、情感連接等方面也常具有更敏銳的感知。
從企業戰略角度看,任用本土女性CEO,也是本土化深化的關鍵一步。對外,傳遞出企業重視本地化與多元包容的價值觀,有助於增強品牌親和力,吸引人才與消費者;對內,則有助於建立更加平等、協作的文化氛圍,激發組織活力。
最後
事實上,女性領導者的崛起不僅發生在外資企業,也已延伸至本土公司。
2022年,海底撈「最牛服務員」楊利娟接棒張勇出任CEO,入職30年從月薪百元到年薪千萬;2023年,京東迎來歷史上首位女CEO許冉,她畢業於北京大學,2018年進入京東,僅用5年就成了劉強東最信任的女將;2024年3月,盒馬創始人侯毅退休,幹了六年的CFO嚴筱磊接班,成了盒馬的首任女CEO。
隨着越來越多的女霸總打破職場「天花板」,走向權力中心,她們帶來的不僅是營收數字的增長,更是一種更加包容、平衡、可持續的商業文明。
德魯克所說的「時代轉變」,或許正指向這樣一個未來:領導力不再侷限於性別,而回歸本質——誰能更好地理解人、連接人、激發人,誰就能引領組織走向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