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再現賽場!阿里AI「關鍵一跳」

深城物聯
10/14

馬雲現身NBA中國賽澳門站觀衆席的舉動遠非一次簡單的體育觀賞活動,而是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新時代戰略佈局的關鍵一環,標誌着這位創始人正以全新方式引領企業穿越轉型深水區。10月10日的澳門賽場星光熠熠,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以休閒裝扮現身NBA中國賽觀衆席,與成龍、貝克漢姆等國際明星自然互動,並親自為阿里高管拍攝紀念照片,這一系列輕鬆自如的舉動背後,折射出馬雲重新活躍於商業前線的深層意義。

作為長期關注體育產業的企業家,馬雲對籃球的熱愛早已為人所知,從去年初在法國NBA常規賽現場與蔡崇信等人共同觀賽,到此次澳門高調亮相,其日益頻繁的公開活動軌跡正勾勒出阿里戰略重心的演變脈絡。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觀賽活動恰逢NBA中國與阿里雲宣佈達成多年合作協議的關鍵節點,阿里雲正式成為NBA中國官方雲計算與AI合作伙伴,雙方計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提升賽事直播品質與球迷互動體驗,這一時間點的巧妙契合絕非偶然。

馬雲今年的公開亮相頻率已達到五年來的峯值,形成每月一次的規律節奏,這種變化引發業界廣泛關注。從四月出席杭州雲谷園區阿里雲新財年啓動會,首次明確提出「科技向善」理念並強調AI應該「更好地服務人類而非取代人類」的核心觀點;到五月「阿里日」與員工共同慶祝阿里巴巴創業文化,重溫企業初心;六月現身園區引發年輕員工熱烈圍觀;七月身着運動裝夜騎西湖與市民偶遇;八月深入探訪螞蟻森林項目;九月出現在HHB酒吧與創業者交流,這一系列精心安排又看似隨意的露面,共同構成了馬雲迴歸公衆視野的清晰路徑。這種有序的公開活動安排,與其說是個人生活的自然呈現,不如視為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性亮相,旨在向內外界傳遞明確的信心信號。

在馬雲啓動這輪高頻亮相之前,阿里巴巴實際上正經歷自成立以來最嚴峻、最複雜的「中年危機」,這一危機呈現多維度交織的複雜特徵。在戰略層面,阿里核心電商業務面臨拼多多、抖音等新興模式的強烈衝擊,其長期引以為豪的「萬能商城」商業模式在內容電商與極致性價比的雙重夾擊下漸顯疲態。曾被寄予厚望的阿里雲業務,在向AI驅動價值創造轉型的關鍵階段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戰略遲疑,增速放緩與方向搖擺使得阿里第二增長曲線蒙上陰影。資本市場方面,阿里巴巴股價從2020年高點持續回落,長期在低位區間徘徊,甚至一度被拼多多短暫超越市值,這種資本市場表現直接反映了投資者信心動搖。組織架構上,「大公司病」症狀日益凸顯,部門壁壘森嚴,創新活力不及創業公司,決策鏈條過長導致內部損耗嚴重,這些困境在員工內部論壇的討論中可見一斑。儘管阿里巴巴已啓動「1+6+N」組織變革以期提升各業務板塊靈活性,但改革進程帶來的陣痛與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面對這一多重危機交織的複雜局面,在企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點,阿里巴巴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其創始人的精神引領與方向指引。馬雲此次迴歸並非重新執掌具體經營管理事務,而是扮演着三重關鍵角色:作為「定盤星」,他的每次公開現身都是對內外信心的有力注資,憑藉創始人的獨特威望穩定軍心與市場情緒;作為「總架構師」,他為企業明確「全力押注AI、迴歸用戶價值」的戰略方向,通過親自站臺的方式推動集團資源向新賽道集中配置;作為「吹號人」,他以「風清揚」的花名重新喚醒阿里創業精神,力圖打破大企業固有的官僚積弊與創新阻礙。這三個角色的協同作用,正為阿里巴巴的轉型注入關鍵動力。

馬雲迴歸的效果已經開始在業績層面得到初步印證。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淨利潤達到423.82億元,同比實現76%的顯著增長。其中,阿里雲智能集團收入333.98億元,同比增長26%,創下近三年最高增速紀錄。資本市場也隨之給出積極反應,10月3日阿里巴巴港股股價創下近四年新高,盤中最高達到186.2港元,年內累計漲幅達128.4%。

這一系列向好的業績指標與馬雲迴歸帶來的戰略清晰度提升、內外信心增強有着內在關聯。然而阿里巴巴並未滿足於現狀,在上個月舉辦的雲棲大會上,阿里明確宣佈正積極推進三年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承諾將持續追加投入。為迎接超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阿里雲計劃到2032年將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提升十倍,這些雄心勃勃的規劃彰顯了阿里全面擁抱AI革命的決心。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塑造與傳承同樣是馬雲迴歸後關注的重點領域。馬雲的花名「風清揚」取自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劍術大師形象,這個選擇本身就富含深意,體現了阿里將平等、俠義精神融入企業文化的獨特嘗試。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演進大致可分為三個鮮明階段:創業期(1999-2001)形成的「中供鐵軍」文化,強調「文化高於能力」的管理哲學,塑造了阿里早期的拼搏精神;成長期(2001-2019)建立了著名的「六脈神劍」價值體系,並將價值觀與績效考覈緊密綁定,確保了文化落地;生態化時代(2019年至今)則導入「三板斧」管理工具,強調同時關注人與事的平衡,適應集團多元化發展需求。馬雲迴歸後,這些文化元素被重新激活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成為凝聚二十六年企業發展精髓的精神圖騰。

在NBA中國賽的熱烈氛圍背後,是一場關乎阿里巴巴未來命運的深層次賽場角逐——人工智能新賽道的競爭、電商格局的保衛戰、組織活力的激活賽正同步上演。馬雲站在場邊觀賽的身影,既是對企業過往輝煌的致敬,更是對未來商業賽局的強勢宣言。當比賽的哨聲再次吹響,創始人從未真正離開。

在這片他無比熟悉的商業賽場上,馬雲正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阿里巴巴打響一場關乎未來十年的關鍵戰役。他的每一次亮相,無論是觀看體育賽事還是內部會議,都已成為解讀阿里戰略方向與創始人思考的生動註腳,這些看似分散的活動背後,是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引領阿里巴巴在AI時代重塑競爭力,再創輝煌。

馬雲此次迴歸公衆視野的系列舉措,折射出中國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在AI革命時代的戰略轉型與路徑探索。從NBA中國賽的高調亮相到阿里雲與NBA的戰略合作發佈,馬雲巧妙地將體育營銷與企業AI戰略推向同一舞臺,展示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範式。這種跨界整合的思維正是阿里早期成功的關鍵基因,也是其在AI時代迎戰諸多新興競爭對手的核心優勢。在馬雲「科技向善」理念的指引下,阿里巴巴正試圖構建一條不同於單純技術導向的AI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更加註重技術普及與人文關懷的結合,更加強調企業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的平衡。

回顧阿里巴巴的發展歷程,從馬雲多年前提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企業使命,到如今倡導「科技向善」的價值理念,其核心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在AI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馬雲重新活躍於一線,不僅是為了應對阿里當前的增長壓力,更是為了把握AI重塑各行各業的歷史機遇。

他站在NBA賽場邊的身影,象徵着一位創業老兵對新技術浪潮的擁抱與引領,也代表着中國數字經濟從商業模式創新向核心技術創新的關鍵轉折。這場比賽不僅僅是體育競技,更是阿里巴巴向市場展示其AI戰略的生動舞臺,馬雲與衆多國際明星的自然互動,無形中強化了阿里雲的品牌國際化形象,為阿里雲拓展全球市場埋下伏筆。

隨着馬雲迴歸效果的逐步顯現,阿里巴巴正在重新找回創業初期的敏捷與創新活力。2025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反彈只是一個開始,更為深刻的組織變革與戰略調整正在阿里內部悄然推進。在馬雲「定盤星、總架構師、吹號人」三重角色的引領下,阿里巴巴似乎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迷茫期,開始在AI賽道全力衝刺。三年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投入計劃,不僅是阿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技術投資,也是中國民營企業中對AI革命最堅定的回應之一。這一宏偉藍圖若得以實現,將不僅重塑阿里巴巴的企業基因,也將深刻影響中國乃至全球的AI發展格局。

展望未來,阿里巴巴在AI時代的征程仍面臨諸多挑戰。技術突破的不確定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組織規模的治理難題,都是馬雲和阿里管理層必須面對的長期課題。然而,從馬雲頻繁亮相傳遞的自信與從容中,從阿里員工重燃的激情與創造力中,從市場逐漸恢復的信心與期待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這家中國數字經濟巨頭正在醞釀的新一輪爆發。

NBA比賽的哨聲已響,馬雲不再只是場邊的觀賽者,而是已經踏入AI競技場的核心球員。在他熟悉的商業賽場上,這位曾經的教師、永遠的創業者,正以自己的方式為阿里巴巴譜寫新的篇章,這條轉型之路不僅關乎一家企業的命運,也將為中國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提供重要啓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