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首片「空中街道」,即將出現!市中心規劃建設18座連廊!

東莞日報
10/15

未來東莞市中心又將

新添一個「網紅」打卡點

東莞CBD首開區

將規劃建設18座連廊

打造東莞首片空中街道

以後,無論是去

東莞中心公園、寫字樓、萬象城

還是地鐵站

雨天不用遮傘,夏天不怕暴曬

都能便捷舒適抵達

1

規劃建設18座廊道

去公園、去商場、去地鐵站

再也不怕日曬雨淋了

為何在東莞CBD規劃設計空中廊道?東莞國際商務區片區專員梁迪飄解釋,東莞國際商務區開發強度高,交通、通勤、休閒、購物等一系列活動密集,僅靠平面空間難以承載。

「我們借鑑香港經驗做法,通過空中連廊系統,在東莞CBD首開區,把街道搬到二層廊道,在二層平臺再造一個街道體系。」

東莞CBD倡導「地上地下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地上是空中串聯起來的二層連廊,地下是複合暢通的地下空間。從地下、地面到空中,是一個24小時開放的有機整體。

經三路連廊上

二層廊道以中央綠軸為主幹道,通過18座連廊,將中心公園、萬象城、華潤置地中心、香港中心、灣區國際製造中心中部、招商灣熙中心、盛和灣區大廈、南城商貿金融大廈等19個地塊項目串珠成鏈,並在室外設定公共平臺,使空中廊道無縫銜接、四通八達。

綠軸連廊街景

根據《首開區空中連廊統籌研究》,東莞CBD的連廊在功能上各有側重:有位於次幹道、兼具形象展示的「形象功能型」;有以高效連接為主的「通過型」;還有補充地面活力、營造休閒氛圍的「空中花園型」。

經三路街景-辦公組團+連廊

「每條連廊不只是‘過道’,還是精彩的城市生活場景。」梁迪飄說,二層連廊不僅僅是連橋,主體是地塊內的二層平臺,平臺有通道、有節點。節點就是它的活動空間,它是個「容器」,可以裝很多東西,比如綠化、盆摘、藝術裝置,甚至小型的市集攤位。

2

在空中街道

看風景、等日落

也太美了吧

規劃中的18座廊道,有的設計像絲帶;有些用了鏡面不鏽鋼包裹,像一條很有未來感的隧道;有的像梯田一樣,有一層層退臺,人們在這裏可以看風景、等日落。

華潤17號連廊

廊道設計遵循兩大原則:保障公共便捷性,注重近人尺度的舒適體驗。

位於CBD中央綠軸核心位置的「東莞香港中心」商辦住宅綜合體,是建設進度較快的項目,這裏有三條在建的廊道,打造「城市陽臺」。

港心緯三路連廊

其項目經理及設計主創莊文靚表示:「二層連廊起到打通‘任督二脈’的作用。我們將香港成熟的人車分流設計經驗融入東莞國際商務區建設。上班族無需下到地面,就能在不同建築間輕鬆通勤——雨天不溼鞋、晴天有遮陽,遠離路面的喧囂與炎熱。」

綠軸天橋是凌駕於綠軸公園上方的連廊屬於空中花園型。通過與鄰近的樓梯進行一體化設計,形成流暢的整體流線。市民可通過旋轉樓梯盤旋而上,自然銜接至連廊,俯瞰下方的綠軸公園,這裏有闊落的停留空間,未來可能還有移動攤位。

莞明路天橋是形象功能型的連廊,跨度近50米,是連接項目東西兩側住宅與商辦的關鍵節點,以空中通道解決人行過街問題。由於其下方是地鐵軌道線,結構限制嚴格——道路正中央無法設定支撐。

為了既解決大跨度帶來的壓迫感,又滿足結構要求,設計師與結構工程師最終採用了獨特的「W型」結構,摒棄了傳統的交叉型桁架,一舉攻克兩大難題。

東實

這樣的空中街道

你期待嗎?

評論區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來源| 東莞日報記者/吳金華 實習生 蕭穎儀 圖片/指揮部供圖

三審 | 敖劍鋒

二審 | 劉妍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