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貨幣貶值交易的長期前景依然看好,他預計基於歷史牛市表現,黃金價格有望在明年春季衝擊6000美元。
Hartnett在上週的報告中指出,「太熱」的貴金屬市場經歷了一輪調整,黃金未能突破4000美元,白銀也在50美元附近承壓,主要原因是沽空美元交易的回補。他認為這種調整為後續的上漲創造了更好的入場機會。
該策略師強調,聯儲局政策變化預期、政府刺激政策,以及可能到來的黃金重估(類似1934年和1973年)都將支撐貨幣貶值交易。
基於過去四輪牛市的歷史數據,Hartnett計算出黃金平均漲幅約為300%,持續時間為43個月,據此推算黃金價格明年春季可能達到6000美元的峯值水平,這需要投資者增加28%的購買量。
美銀數據顯示,黃金在機構和私人客戶資產配置中的佔比仍然偏低,分別僅為2.3%和0.5%,這表明市場對黃金的結構性多頭配置並不擁擠。
機構配置仍顯不足,上漲空間充足
儘管近期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但機構投資者的配置比例依然偏低。據美國銀行數據顯示,黃金在私人客戶資產配置中僅佔0.5%,在機構客戶配置中佔比2.3%。
這一配置水平表明,很少有投資者在結構性上做多黃金。相對較低的持倉比例為未來價格上漲提供了充足空間,也降低了因大規模拋售而導致價格急劇下跌的風險。
Hartnett認為,當前的配置不足狀態與黃金的長期投資價值形成鮮明對比,為那些提前佈局的投資者提供了潛在機會。
政策預期與歷史重估支撐長期趨勢
推動黃金長期上漲的因素包括對新任聯儲局主席的提前佈局、繁榮泡沫政策的實施,以及即將到來的黃金重估。Hartnett特別提到了類似1934年和1973年的黃金重估歷史先例。
阿根廷救助計劃等政策舉措被視為"繁榮泡沫政策"的典型代表,這類政策通常會推高通脹預期,從而支撐黃金等抗通脹資產的需求。
貨幣貶值交易的邏輯基礎在於,各國央行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最終可能導致法定貨幣購買力下降,使黃金等實物資產更具吸引力。
大宗商品格局重構在即
Hartnett注意到大宗商品市場的顯著變化。2022年6月,15桶石油可購買1盎司黃金,如今需要61桶,這種石油大幅下跌配合黃金大漲的組合在歷史上屬於異常現象。
展望後市,Hartnett預計石油價格可能進一步下探至50美元/桶,這將成為第四季度最大的利好意外。他認為,在特朗普的加沙和平協議推動下,OPEC供應增加將壓低油價,這既有利於通脹控制和消費者福利,也能滿足AI發展的電力需求。
該策略師同時建議tactical做多美元和零息債券,作為對次貸消費者風險傳染的有效對沖工具。
此外,美銀預計明年金銀兩種金屬都將進一步上漲,將2026年黃金價格預測上調至每盎司5000 美元,平均價格為4400 美元;將白銀價格預測上調至每盎司65美元,平均價格為56.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