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再起 華爾街押寶「新型避風港」——中國價值股

智通財經
10/13

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最新一輪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顯著升溫,來自華爾街金融巨頭的頂級策略師們表示,除了黃金與美債這兩大傳統意義上的避險資產,全球投資者們還應將配置重點轉向一種新型避險勢力——即中國股市中估值相對便宜且具防禦性的價值股板塊。

此外,從更加長期的股票投資視野來看,中國科技股仍將是值得投資者們最為青睞的市場板塊之一。隨着押注特朗普政府關稅立場將大幅緩和的「TACO交易」有可能時隔半年之久再度席捲全球,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聯的熱門中國科技股或將是全球資金在中長期範圍內的重點配置板塊。

來自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的股票市場策略師團隊認為,中國國內收益型股票標的是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科技創新浪潮所驅動的中國股市牛市面臨更高關稅風險之際更為安全的投資選擇。來自摩根大通的股票市場策略師們則建議買入那些長期擁有良好盈利與股息派息記錄的大型銀行股,這也是中國市場最典型的價值股標的。

「未來幾周,中國股票市場很可能將會出現風格輪動。」來自Lotus Asset Management Ltd.的首席投資官洪灝(Hao Hong)在當地時間週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成長型板塊相對於價值型板塊的相對錶現已接近歷史高位,預計很快將出現迴歸趨勢。」洪灝表示。

根據統計機構彙編的數據,中國滬深300成長指數(CSI 300 Growth Index)今年以來的指數級表現已超過滬深300價值指數大約25個百分點,有望創下近二十年來的最佳年度超額收益表現。

週一,中國股市(A股與港股)延續週五的急劇下挫態勢,主要因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再度升級成為全球市場焦點。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上週晚些時候威脅將要對中國商品加徵額外100%的關稅,以回應北京方面宣佈對稀土及其他關鍵礦物出口載體與相關技術實施更加廣泛新限制。

儘管特朗普隨後發佈推文稱,表示願意進行談判,但市場反應顯示投資者情緒仍然非常緊張,這也是為何黃金與短期美債價格走勢持續跑贏股票、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的核心邏輯。

整體而言,華爾街大型金融機構們的最新投資觀點顯示,在短期市場環境中傾向於中國價值股配置以防市場風險,在中長期視野下與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半導體國產替代等中國科技板塊仍具強勁投資價值。無論是與「科技自主 / 本土化」 趨勢相關的AI、半導體、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以及雲計算等科技創新領域,還是大數據、物聯網、新一代通信技術(如 6G / 下一代通信)、可控核聚變等創新技術驅動的變革,都為中國科技成長板塊提供長期支撐。

中國股市疲軟之際,金融板塊表現意外強勁

雖然中國股市的滬深300指數截至週一上午收盤下跌1.8%,該藍籌指數的盤中跌幅一度高達2%,整個市場跌多漲少,但價值股標的佔主導的指數則普遍表現強勁,比如公用事業子指數僅跌0.2%。金融板塊指數則僅僅下滑0.8%,部分大型銀行股表現更為穩健。中國建設銀行股價在週一上午千股暴跌之際逆勢上漲,而中國工商銀行截至上午收盤則僅下跌不到0.5%。

據瞭解,來自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 Ltd.)的股票策略師們近日建議投資者們從動能策略所驅動的贏家們中大舉撤出,轉向那些有望受益於中國消費刺激政策的公司股票們。

「投資者應暫時賣出高貝塔值的券商、醫藥以及一部分半導體股票,轉而佈局消費刺激相關的投資板塊,比如一些可選消費標的。」來自該機構的股票策略師Eugene Hsiao等人在研究報告中寫道。

來自花旗、摩根大通等華爾街金融巨頭的策略師們則普遍表示,建議短期內買入盈利和股息支付記錄長期良好的大型銀行股票,以及國內收益率相關的投資標的,也是在關稅風險可能大幅升級之際更加安全的市場賭注。

從更長期角度來看,中國科技股值得投資者們重點聚焦

不過,中國成長型股票的某些特定細分領域仍對投資者們具有長期投資吸引力,尤其是那些與中國科技本土化努力/國產替代密切相關的基本面優質的半導體類企業,以及港股市場的那些將長期受益於中國AI應用超級浪潮的科技巨頭們。

週一,總部位於中國的兩大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股票價格逆勢大幅上漲,背後的主要邏輯無疑在於市場仍然預期這場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加強AI、半導體等關鍵科技領域的自主可控力度,以大幅減少對美國進口技術的依賴程度。

在全球AI基礎設施需求爆發的帶動下,中國A股市場的算力基礎設施板塊以及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的「國產芯片替代」相關科技股板塊已經成為市場長期關注焦點,高盛等華爾街投資機構非常看好寒武紀芯原股份等一些AI算力基礎設施龍頭以及芯片龍頭股股價繼續創歷史新高,業績亦將同步大增。

另一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近期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表現出遠高於2021至2024年的興趣。其中,對AI、人形機器人、生物科技及創新消費領域是主要關注焦點。該機構強調,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正面投資興趣為新冠疫情以來最高:路演橫跨東西岸。無論是從指數層面,還是針對特定主題和結構性機會,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都令其頗為驚喜。

摩根士丹利表示,超過90%的美國投資者明確表達願意增加中國配置,這是自2021年初中國股市見頂以來最高水平。該行指,多個因素共同推動投資意願回升,並且自年初以來,美國投資者們認同該機構對中國持較建設性看法,其自6月起建議增持A股,並看好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半導體等主題性的投資機遇。

根據華爾街金融巨頭美國銀行(BofA)策略師團隊的最新觀點,在本十年的後半段(即2025-2030年),「美股七大科技巨頭」可能不再是AI熱潮的最大規模受益羣體。美銀策略團隊押注「七大科技巨頭」將讓位於來自中國股市的科技巨頭們,即中國科技領軍者「BATX」——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以及小米(Xiaomi)。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