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Air項目黃了?蘋果被曝轉攻智能眼鏡,與Meta搶佔平價市場

華爾街見聞
10/13

蘋果公司或將對其雄心勃勃的Vision產品線進行重大戰略調整。

10月12日,著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在彭博專欄發文稱,面對售價3500美元的Vision Pro市場表現平平,蘋果可能會擱置更平價的頭顯項目,轉而將資源集中於研發一副更輕便、更主流的智能眼鏡。

這一低成本的Vision Pro頭顯被外界猜測為是「Vision Air」,該頭顯將更輕、更便宜。但蘋果公司已將部分從事該項目的工程師重新分配至一個專注於研發智能眼鏡的團隊。

而這一轉變不僅暴露了售價3500美元的Vision Pro在通往大衆市場的道路上步履維艱,也預示着蘋果將與Meta等競爭對手在更具潛力的智能眼鏡領域展開正面交鋒。

戰略轉向:從「小衆」到「大衆」

Gurman分析認為,蘋果的DNA決定了它並非一家追逐小衆市場的公司。其巨大的成功建立在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等銷量達數千萬乃至上億臺的主流產品之上。

然而,售價高昂、機身沉重且應用生態匱乏的Vision Pro,目前仍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應用場景有限的設備,其封閉式設計限制了它成為多數人可以全天候佩戴的工具。

相比之下,智能眼鏡形態被認為更具潛力。

Gurman在體驗Meta的新款Ray-Ban Displays後認為,智能眼鏡能夠自然地實現信息查看、接聽電話和免提拍攝,這種形態比笨重的頭顯更易於被大衆接受。

他認為,一款經過精心優化的蘋果智能眼鏡,有潛力成為像Apple Watch一樣成功的產品,甚至可能演變為iPhone的替代品——這是Vision Pro永遠無法實現的願景。

因此,他認為蘋果暫停平價版頭顯的研發,將工程師轉向智能眼鏡項目是「正確的決定」。

競爭格局:與Meta殊途同歸

蘋果的戰略轉向,也呼應了行業競爭對手的動向。

Meta已經將其重心從頭顯開發轉向了智能眼鏡。三星電子雖然即將推出一款對標Vision Pro的高端頭顯,但據稱其並未期望該產品能成為銷量巨大的設備,同時也在與谷歌等夥伴合作開發智能眼鏡。

據報道,Meta在銷售價格遠低於Vision Pro的混合現實頭顯方面也未取得太大成功。這似乎表明,如果一個概念在500美元或更低的價格點都無法吸引消費者,那麼問題可能出在產品形態本身,而不僅僅是價格。

Vision產品線的未來

Gurman預測,擱置平價頭顯並不意味着Vision Pro產品線的終結。未來的「Vision」系列可能演變為一個多層次的產品組合:

  • 低端:無顯示屏的智能眼鏡。

  • 中端:帶顯示屏的智能眼鏡/真正的AR眼鏡。

  • 頂端:作為旗艦產品的Vision Pro(將繼續更新迭代)。

此外,未來的智能眼鏡很可能繼續運行visionOS操作系統,使蘋果在該軟件上的投入得以延續。

蘋果在打造智能眼鏡方面擁有顯著優勢,包括在可穿戴設備上的設計能力、高效的自研芯片以及強大的生態系統整合能力。然而,最大的挑戰在於能否最終掌握人工智能驅動的功能,這被視為此類設備成功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