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廣州企業——低空經濟行業龍頭億航智能正式發佈新一代長航程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VT35」並公開試飛視頻,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據瞭解,VT35新機型是億航智能基於其VT30原型機升級優化的複合翼載人eVTOL航空器,主要面向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區等中長途交通出行場景,憑藉其無人駕駛、點對點直達、綠色環保等優勢,有望推動「城市——城際」低空生態邁向新階段,讓「跨城空中出行像坐公交一樣便捷」的願景逐步變為現實。經過前期周密的方案論證及精細的研發調試,VT35已成功完成轉換飛行測試,在技術突破上邁出關鍵一步。

在低空經濟領域,億航智能的多旋翼旗艦產品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是全球首款且是目前唯一一款已經通過完整適航認證的載人eVTOL型號,在先進空中交通(AAM)賽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此次VT35的公開亮相及視頻轉換飛行視頻的發佈,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億航智能在eVTOL行業的競爭優勢,實現從低空中短途到低空中長途的生態閉環,更將推動中國低空經濟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多線協同」,為全球民航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設計與性能維度看,VT35展現出多項突破性優勢。該機型採用串列翼雙座佈局,搭載8個分佈式升力螺旋槳實現垂直起降,並通過尾推槳和固定翼實現巡航飛行,滿載設計航程突破200公里,可充分滿足中長途城際出行需求。在尺寸與重量上,VT35最大起飛重量為950千克,整機長度約8米,高度約3米,翼展約8米,相較於前代長航程產品VT30,VT35在有效縮減整機尺寸的同時,保持了良好的氣動效率和飛行穩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VT35可以適配絕大部分城市內的起降場地,未來城市內的公園、寫字樓頂、露天停車場等場地,都可能成為 VT35 的「停靠點」,屆時,乘客無需前往專用機場即可實現「點對點、門到門」式空中出行,從一個城市中心直抵另一個城市中心。同時,這也意味着,VT35能夠直接複用EH216-S的起降場,在現有的起降點與運營站點直接部署,不僅可以豐富低空應用場景,也將極大提升基礎設施的利用率,為產業規模化降本提供關鍵支撐。
在適航審定方面,VT35已經蓄勢待發。2025年3月,中國民航局已受理億航智能遞交的VT35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型號合格證(TC)申請,目前該項目正按計劃開展各項內部測試與試驗飛行。作為參考,EH216-S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適航認證路徑與成功經驗,將為 VT35 審定工作提供重要參考,助力審查進程高效推進。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 億航智能憑藉對產品形態、技術形態及未來低空產業生態的深度思考,選擇 「先中短途再中長途」的發展路徑,不僅構建起滿足先進空中交通需求的解決方案,更是形成了覆蓋硬件到生態的完美商業閉環。
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表示:「VT35新一代長航程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將與面向城市內空中交通場景的EH216-S相互配合,共同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中短途+中長途’智能低空立體交通生態,推動先進空中交通安全、有序的發展。我們也將依託EH216-S的相關取證經驗,加速VT35適航進程和商業化進度。作為無人駕駛eVTOL技術的倡導者,億航智能將持續提升航空器飛行性能及拓展應用場景,致力於為公衆提供更優質的低空交通服務,讓更安全、高效、便捷、豐富的空中交通服務早日走進大衆生活,實現全球新型民用航空的綠色共享。」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