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電池裝機量還在持續走高。
起點鋰電獲悉,國慶後比亞迪公佈了9月份產銷快報,報告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23.2GWh,2025年前三季度累計裝機總量約為203.251GWh,2024年前三季度的累計總裝機量則約為127.720 GWh,同比大增近60%。
裝機量高是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共同發力的結果,那麼今年比亞迪的兩大業務板塊情況如何?
01儲能業務不斷突破極限
單看儲能板塊,比亞迪今年可圈可點之處極多。起點研究院SPIR統計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315.8GWh,同比增長98%,比亞迪排名第四。
項目方面,今年開年比亞迪就攬下全球最大儲能項目,與沙特電力公司成功簽署項目12.5GWh儲能合同,二者此前已交付2.6GWh項目,合作總量飆升至15.1GWh,刷新業內紀錄。
在國慶後第一天,比亞迪還與國內領先的鋁合金光伏結構件製造商永臻股份簽訂合作,在儲能等項目及比亞迪所需的儲能鋁合金部件及其他鋁質零部件等領域進行互補,具體來看合作涵蓋四大維度:
1.開展科研活動,雙方可選定特定型號基礎裝備聯合開發產品,同時合作參與標準制定以及共享知識產權等;2.供應鏈合作,比亞迪為永臻股份提供方案給予技術支持,永臻股份提供符合儲能所需的液冷鋁合金部件及其他鋁質零部件產品反哺比亞迪;3.市場深度合作,各自調動資源拓寬市場,共同開展項目共享收益;4.全面交流,不限於儲能及汽車業務,涉足光伏、風電等其他領域。
產品方面,比亞迪9月份在公開場合發佈了「逆天產品」浩瀚儲能系統,為全球最高單位容量的儲能產品(單元容量14.5MWh),該產品搭載的電芯更逆天,容量達到2710Ah,封裝形式依舊是刀片,當行業還糾結於587Ah還是600+Ah的時候,這款產品已經達到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階段。
比亞迪儲能及新型電池事業部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曹虎也在發佈現場表示:「將系統形容為集裝箱,那麼浩瀚儲能系統可用更小的箱體更多的載重將一個個集裝箱置放於輪船上,對於大規模儲能場站建設非常有利。」
單元容量高,那麼能量密度也要提升,浩瀚體積能量密度達到了233kWh/m3,超過行業平均水平50%,相同空間內存儲更多能量一直是儲能廠商們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這一點比亞迪做到了最好,G瓦時場站只需要69套浩瀚系統就可以,系統單元數量降低後,電池簇數量、電芯數量、零部件數量、成本都會大大降低,形成良性循環。
再來看比亞迪2710Ah電芯,該電芯採用高壓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硅碳負極和摻硅補鋰技術、低黏度2710Ah電解液,顯著提升容量和能量密度的同時,還降低熱失控風險,曹虎表示刀片電池的創新促使了浩瀚系統的突破,促進成本邁入0.3元/kWh時代。
021400萬汽車銷量 撐起動力電池「半壁江山」
動力電池裝機量決定於汽車的銷量,比亞迪今年在汽車市場有些波動,屬於喜憂參半。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汽車累計銷量326萬,增速收縮但穩居寶座,但在9月銷量小於上汽屈居第二,雖然銷量放緩但10月10日比亞迪汽車官微宣佈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宋Pro)在巴西工廠下線,車主為巴西總統盧拉,成為全球首家達成1400萬輛的新能源車企。
且海外市場比亞迪喜訊不斷,前三季度海外銷量70萬輛,在拉美國家市場銷量較好,截至目前共銷往116個國家和地區,10月8日正式登陸阿根廷市場。
此外,比亞迪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的第二代刀片電池也在被全行業關注,期待能帶來顛覆性的新技術。
起點研究院SPIR《動力電池月度裝機配套數據庫》顯示,2025年1—7月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達343.52GWh,同比增長40.2%,其中比亞迪排名第二,佔比約為23.6%。
在充換電方面比亞迪也下了不少功夫,入股供應商摯達科技,該公司10月10日正式登陸港交所,全球發售597.89萬股,上市首日表現強勢,當日收市每股195.5港元。
除了電池技術得到全球認可,在能源效率方面比亞迪同樣優秀,例如比亞迪自研的DM-i超級混動技術,該技術創下了三項全球性記錄:1.最高的發動機熱效率46.06%;2.創造了全球最低的百公里虧電油耗,僅為2.9升;3.2100公里綜合續航能力全球最長,打破日系車省油神話。
加之今年8月宣佈進入兩輪車市場,比亞迪刀片電池正憑藉卓越的技術以及出衆的生產效率征服越來越多的客戶,刀片電池將改變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甚至會對傳統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產生衝擊。(起點鋰電/宋博文)
說明: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文中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衆號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