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樁「分手費」或達34億元的「天價離婚案」,將IT行業巨頭神州數碼的實際控制人郭為重新推向公衆視野焦點。
據神州數碼日前發佈的公告,郭為與其前妻郭鄭俐已被法院判決離婚。若後續財產分割通過,郭為所持的價值約34億元的股份或將歸郭鄭俐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公告披露後的10月13日、10月14日,神州數碼股價連續兩日下探,分別下跌7.32%、5.04%。
而離婚風波之外,神州數碼近些年的業績表現並不穩定。今年上半年,神州數碼的業績延續了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回看神州數碼的發展歷程,其由聯想集團於2000年拆分而來。自成立伊始,神州數碼始終堅持以全球領先科技和自主創新核心技術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
而作為神州數碼掌舵人的郭為,早年在聯想集團供職期間便多次扮演「救火隊長」角色。在他的帶領下,神州數碼如今已成長為市值逼近300億的IT巨頭。
針對此次實控人捲入的「天價離婚案」,神州數碼錶示,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資產等方面完全分開,具有獨立完整的資產、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

A股又現「天價離婚案」,「分手費」或達34億
10月10日晚,神州數碼發佈《關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涉及訴訟的公告》。
公告顯示,9月30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已就公司實控人郭為與郭鄭俐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法院判決郭為與郭鄭俐離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離婚案是由郭為作為原告主動發起,其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離婚並進行財產分割。
不過,對於財產分割事宜,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將繼續審理,再行裁判。
早在今年1月,神州數碼就曾發佈公告稱,郭為所持有的約7738.89萬股股份被司法凍結,這部分股份佔郭為所持股份的50%,佔公司總股本的11.56%。
若按10月10日公告發布日43.86元/股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約34億元。
若後續財產分割中上述股權被判給郭鄭俐,屆時郭鄭俐在神州數碼的持股比例有望達到10%以上,而公司實控人郭為持股比例將由21.49%下降至11%以下。
天眼查資料及公司半年報顯示,神州數碼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低於5%,這也意味着若財產分割順利完成,郭鄭俐或將成為公司的單一第二大股東。
對於本次訴訟,神州數碼強調,由於上述訴訟判決為一審先行判決,目前無法預計最終訴訟結果,公司實際控制權是否發生變動存在不確定性。
神州數碼還表示,本次訴訟僅涉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個人對公司的股東權益,不會對公司利潤和生產經營情況產生重大影響,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
作為神州數碼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及進行持續督導的保薦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此次訴訟發表覈查意見。
經覈查,保薦人認為:本次訴訟僅涉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個人對公司的股東權益,不會對公司利潤和生產經營情況產生重大影響。目前郭為仍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若凍結股份後續被處置,存在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風險。
據第一財經,針對市場「技術性離婚」的傳聞,接近核心信源的知情人士向其透露,「雙方感情破裂,完全不存在‘假離婚’情況。但針對北京海淀法院先行判決離婚,後再處理財產分割,郭鄭俐正在準備上訴。」
知情人士還表示,郭鄭俐早在2024年7月就率先向香港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他們的結婚登記地在香港,雙方又都是香港身份,且常居香港,理應在香港法院進行訴訟。但郭為隨後在北京海淀法院起訴,應該是出於對香港法院程序不熟悉及對香港法院處理結果較為擔心,為對抗香港法院審理程序而提起。

業績表現不穩定,中報增收不增利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近年來,神州數碼的業績表~現呈現顯著波動的態勢。
早在2021年,神州數碼的營收便突破1200億大關。但此後的兩年時間,神州數碼的營收連續兩年失守1200億防線。
直至2024年,神州數碼的營收才重返1200億元之上,以1281.66億元的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實現營收端的階段性回升。
與此同時,神州數碼的歸母淨利潤也彷彿坐上過山車一般,分別於2020年至2024年錄得6.24億元、2.49億元、10.04億元、11.72億元、7.53億元。
其中,去年,神州數碼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減少35.77%,盈利端承壓明顯。

神州數碼近5年歸母淨利潤情況(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進入2025年,神州數碼的業績延續了去年增利不增收的態勢。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715.86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4.42%。
同期,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6.29%,僅錄得4.26億元,而這是公司自2022年以來中報歸母淨利潤增長率首次告負。
對於上半年歸母淨利潤下滑的盈利表現,神州數碼將原因歸結為三點。其一是公司緊抓AI技術與產業變革機遇,為獲取長期發展機會和市場競爭優勢,加大當期在相關產品領域的研發投入。
其二是受相關政策調整影響,當期獲得的政府補助同比減少。
其三是報告期內公司部分權益類資產出現公允價值變動或被處置,對當期損益產生了一次性負面影響。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4年,神州數碼的研發費用從0.89億元一路上漲至3.77億元。今年上半年,神州數碼的研發費用達到1.89億元,同比增長11.19%。
上半年,神州數碼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248.54萬元,不及去年同期0.27億元的十分之一。
因為報告期內匯率變動,衍生金融工具評估帶來的收益減少,神州數碼上半年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僅為84.63萬元,同比減少98.11%。
據瞭解,神州數碼的主營業務分為IT分銷及增值服務業務、數雲服務及軟件業務和自有品牌產品業務三個板塊。
其中,IT分銷及增值服務上半年實現營收683.9億元,同比增長14.3%,佔總營收的比重達95%以上,毛利率為2.7%,稅後淨利潤達4.8億元。
報告期內,神州數碼的數雲服務及軟件和自有品牌產品板塊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現,分別實現營收16.4億元、31億元,同比增長14.1%、16.6%;毛利率分別為21.4%、10.3%;實現稅後淨利潤0.35億元、0.6億元,同比增長30.6%、90.5%。
神州數碼在半年報中還提到,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5億元,經營紮實穩健,盈利質量良好。
不過,神州數碼仍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截至上半年末,神州數碼的資產負債率為76.1%;流動負債為319.3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達102.19億元。此外,公司的存貨規模達139.88億元。

從聯想「救火隊長」,到300億IT巨頭掌舵人
作為本次離婚糾紛的當事人之一,現年62歲的神州數碼實控人——郭為,其創業歷程同樣值得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郭為1963年2月出生於河北省秦皇島。1988年,郭為於中國科技大學獲碩士學位後,加入聯想集團。
在聯想公司的這十餘年間,郭為歷任多個職位。由於多次扮演力挽狂瀾的角色,郭為被外界送上聯想「救火隊長」的稱號。
據中國新聞網,1988年,初到聯想的郭為便被委派組建公關部,負責公司的宣傳工作。一年後,他被調到集團總部辦公室。兩個月後,他又被指派管銷售。
1995年下半年,郭為更是臨危受命,出任香港聯想副總經理,協助柳傳志調整處理香港聯想業務,以解決香港聯想嚴重的經營問題。經過一年的調整,郭為成功穩住了香港聯想的局面,使其成為香港八大科技龍頭股之一。
1996年,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開始了全面的戰略結構調整,新組建了聯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郭為擔任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聯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7年,入職聯想不到十年的郭為,便被提拔為聯想集團的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
2000年,聯想集團實施戰略分拆,被外界視為「少帥」之一的郭為,率領神州數碼開啓二次創業。有媒體這樣評價,「柳傳志把聯想的現在給了楊元慶,把聯想的未來給了郭為」。
2001年,在郭為的推動下,神州數碼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談及目標時,郭為曾滿是憧憬:「我有這樣一個夢想,今天,說起PC,人們想起聯想;明天,說起電子商務,人們將想起神州數碼」。
20多年過去,神州數碼如今已經成長為市值逼近300億的IT巨頭。
雷達財經從官網獲悉,目前神州數碼擁有6000多名員工,其中技術人員數量超2600名。在《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2024)中,神州數碼位列第18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