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這半個多月,在國內手機市場,特別是高端機市場,其實主要就是兩款新手機在發力,一款是蘋果的iPhone17系列,一款是小米的小米17系列。
並且今年為了對標蘋果,小米將原來應該叫小米16的都改名成小米17,從數字上就直接對標。

不得不說,小米今年的這款17系列,表現還是不錯的。
數據顯示,這款小米 17 系列是 9 月 25 日發佈,然後在9月27 日開售的,而截至 10 月 5 日僅 8 天時間,全繫累計激活約 107.6 萬臺。
這個算是破了小米數字系列的紀錄,說明小米這次改名很成功,且背面副屏這個花裏胡哨的設計,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不過,雖然小米17系列表現強,但蘋果17系列表現更強啊。
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年第四十週(10 月 5 日),蘋果17系列開售 16 天國內累計激活 269.5W 左右,時間是小米17開售的2倍,但銷量則是2.7倍左右。
很明顯還是蘋果賣的更多,更何況蘋果發售後,迅速就沒貨了,如果有貨,銷量肯定不只是這一點。
並且由於iPhoneAir缺席,這16天內,iPhone 17 系列僅 3 款機型,銷量卻超過去年的 4 款。
從具體的機型來看,最貴的iPhone 17 Pro Max 以約 107.7 萬臺銷量居首,而iPhone 17 Pro 緊隨其後,激活量約 97.06 萬臺,本以為會大賣的標準版,則只有65萬臺左右。
可見,對蘋果而言,更貴的Pro機型,都實現了百萬級銷量,蘋果的品牌號召力驚人。
另外有意思的是,小米 17系列的銷量中, 同樣也是Pro 機型更受歡迎,小米 17 Pro 以約 44.4 萬臺略勝,17 Pro Max 約 43.8 萬臺緊隨,均高於標準版的19.4萬臺。
意思就是現在的消費者,更喜歡買高端機型,買更貴的,而不是買更普通的標準版本?可能是因為既然都花了這麼多錢了, 也就不在乎多花幾千,要買就買最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