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年內回購金額已超600億港元

證券日報
10/13

  自8月中旬中報靜默期結束後,騰訊控股(以下簡稱「騰訊」)顯著加大了回購力度,將每日回購金額從5億港元提升至5.5億港元。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騰訊年內回購總額已達609.6億港元,回購1.22億股,最高回購價683港元/股,最低364.8港元/股,回購份額佔回購前總股本的1.33%。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騰訊通過高頻次、大規模的回購,向資本市場展示了科技巨頭的戰略定力與價值主張。

  回購力度持續加大

  細看騰訊今年的回購軌跡,其戰略升級跡象明顯。今年3月19日,騰訊在2024年年報中宣佈,2025年繼續增強股東回報,預計回購股份規模至少800億港元。儘管這一數字較2024年的1120億港元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高位。同時,騰訊將現金紅利增加32%至約410億港元,2025年總股東回報最少達1210億港元。

  從港股整體回購情況來看,截至10月12日,年內港股公司回購家數共234家;總金額為1415.7億港元,其中騰訊佔比43%,成為回購金額最高的公司。

  事實上,騰訊的回購力度已連續多年保持高位,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1年騰訊回購558萬股,回購金額達到26億港元;2022年騰訊回購1.07億股,回購金額達到338億港元;2023年騰訊回購1.49億股,回購金額達到494億港元;2024年騰訊回購3.07億股,回購金額達到1120億港元。

  近年來,騰訊為強化股東回報,採取了註銷式回購和加大現金派息兩大重要舉措。截至目前,騰訊今年已註銷約1.12億股,總股本已降至91.53億股,為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註銷式回購相當於給所有股東發了一個‘溢價紅包’,既無需除權,又能長期提升每股指標,比單純派息更受歡迎。」有券商分析師表示,註銷式回購長期推升EPS、ROE,夯實內在價值,對市值管理的效果顯著,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諮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騰訊大手筆回購向投資者傳遞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有助於增強市場對騰訊的認可度和投資熱情。從財務層面分析,騰訊擁有充足的現金流來支持回購操作,這不僅體現了公司良好的財務狀況,而且合理的回購還能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

  多維發力支撐股價回升

  「回購雖非股價上漲的充分條件,卻是管理層向市場傳遞信心最直接的方式。」上述分析師表示,2023年底騰訊股價一度跌至288.8港元/股,彼時市場擔憂遊戲版號、廣告降速、視頻號變現等多重因素,公司估值大幅降低。而截至今年10月12日,騰訊股價已反彈至651.5港元/股,漲幅超過125%,年內最高觸及683港元/股。

  騰訊股價的大幅回彈不僅緣於回購,也得益於業績的強勁支撐。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45億元,同比增長14%,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1244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845億元,同比增長15%,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631億元,同比增長10%。

  其中,騰訊營銷服務業務第二季度收入為357.62億元,同比增長20%,超出行業平均水平,並實現連續11個季度兩位數同比增長。財報表示,該業務增長主要受益於AI驅動的廣告平臺改進及微信交易生態的提升,推動了廣告主對視頻號、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強勁需求。

  上述分析師表示,股票回購是向市場擲出「定心丸,彰顯管理層對公司前景的堅定信心,提振投資者信心;而業績支撐則是紮實的」基本功,核心業務穩健增長,新賽道佈局漸入佳境,形成長期價值錨點。二者一短一長、一柔一剛,共同構築起股價上行的堅實邏輯。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