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跡(02670.HK)今日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正式成為「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第一股」,中信證券、建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雲跡是領先的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集團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從能夠與現實世界互動的機器人,到能夠優化決策的AI數字化系統,集團向客戶提供適應性強及可擴展的產品及服務。
於往績記錄期間,集團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機器人服務智能體是一個搭載於機器人上的智能自動化系統,用於酒店、醫療機構或類似的服務場所,其集成AI技術,通過直接與用戶交互,提供以人為本的端到端服務,通過持續學習與自適應優化,全面提升體驗品質及營運效率。
今日開盤,雲跡漲49.37%,報142.80港元/股,市值98.13億港元。
綜合 | 招股書 公司公告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雲跡科技是領先的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公司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從能夠與現實世界互動的機器人,到能夠優化決策的AI數字化系統,公司向客戶提供適應性強及可擴展的產品及服務。
智能體是一種具有自主感知、記憶、推理分析、決策和行動執行能力的人工智能,可直接針對特定任務提供端到端、持續迭代的解決方案。於往績記錄期間,雲跡科技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
機器人服務智能體是一個搭載於機器人上的智能自動化系統,用於酒店、醫療機構或類似的服務場所,其集成AI技術,通過直接與用戶交互,提供以人為本的端到端服務,通過持續學習與自適應優化,全面提升體驗質量及營運效率。
與傳統機器人不同,其具備高度靈活性,其軟硬件系統均支持定製化配置,可適配多元場景需求,從而實現對動態變化的高效響應。例如,在酒店場景中,機器人服務智能體通過與人類互動(從登記入住及客房服務到回答查詢及提供建議)管理整個賓客體驗。可將其視為技術驅動的助理,有效率地處理例行性工作,減少人力參與的需求,同時維持流暢及友善的體驗。
據招股書,雲跡科技處於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領先地位,以2024年的收入計,市場規模達37億元(人民幣,下同)。於2024年,公司以6.3%的國內收入份額位居該市場第一。
雲跡科技的創始人支濤今年53歲,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學專業,後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並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創辦雲跡科技之前,支濤曾先後擔任北京英維思科技CEO、上海埃蒙特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積累了超10年的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和自動化領域經驗。
支濤在2014年1月創辦了雲跡科技,並錨定酒店這一人力成本高、標準化需求強的場景。
受AI技術進步、機器人服務智能體日益提升的多功能性及可擴展性、下游行業對優質、高效及一致的服務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動,預計到2029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將進一步增長至135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9.3%。
雲跡科技的服務智能體(包括機器人智能體及無實體機器人形態的智能體)與第三方AIoT設備及多功能上倉兼容,與其他軟件及客戶現有工作流程無縫集成。公司的服務智能體在感知、規劃、記憶和獨立執行行動方面集成了先進的AI技術,具備高智能、自我演化、自主運作及與可適應的硬件和軟件集成,能夠針對不同場景定製不同功能等特性。其適用於各種場景,包括酒店、商業樓宇、醫療機構及工廠。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假設所有設施對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硬件及軟件的需求都得到充分滿足,按2024年末提供服務的設施數量乘以其於該年度在機器人服務智能體軟硬件上的潛在採購需求計算,2024年中國不同場景的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的總目標市場規模約為9,382億元。其中,2024年酒店佔總目標市場規模中的約4,202億元,是2024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的總目標市場規模最大的板塊,包括軟件需求約502億元及硬件需求約3,699億元。
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增長迅速。以收入計,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18億元增至2024年的3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8%。在AI技術進步、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的多功能性及可擴展性不斷增強、下游行業對優質、高效及一致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預計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將進一步增長,於2029年將達到135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9.3%。
酒店場景是2020年至2024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規模最大的板塊,預計至2029年一直保持該狀況。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市場規模(以收入計)由2020年的6億元增至2024年的1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1.3%,預計2029年將達到50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更高,為29.1%。
2024年,以來自中國的收入計,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前五大參與者合計佔總市場份額的25.4%。2024年,以來自中國的收入計,雲跡科技為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最大參與者,市場份額為6.3%。競爭格局突顯了適度集中的市場,前五大參與者佔據顯著但非主導地位,剩餘74.6%的市場則由小型參與者分散持有。
2024年,以中國酒店場景的收入計,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前五大參與者合計佔總市場份額的27.4%。2024年,以中國酒店場景的收入計,雲跡科技亦為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最大參與者,市場份額為13.9%。競爭格局突顯了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動態性質,各家公司正競相爭奪地位及市場份額。
財務方面,雲跡科技的總收入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61億元略微減少10.0%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45億元,後增加68.6%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45億元,並進一步由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7430萬元增加18.9%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8830萬元。
儘管往績記錄期間收入出現波動,但公司的毛利仍錄得顯著增長,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3930萬元增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0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6%。毛利由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3170萬元進一步上升10.2%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3490萬元。
公司的淨虧損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3.65億元減少27.6%至2023同期的2.65億元,並進一步減少30.1%至2024年同期的1.85億元,後由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8400萬元增加40.9%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1.18億元。
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34億元減少至2023年同期的1.21億元,並進一步減少至2024同期的2760萬元。公司的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由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2010萬元輕微增加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2680萬元。
據招股書,雲跡科技的股東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聯想基金等。
雲跡科技計劃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下列用途:約60.0%將用於在未來五年持續提升集團的研發能力,以進一步改進集團機器人智能體技術,並提高集團產品及服務的通用性及適應性;約30.0%預期將用於在未來五年提高集團在中國境內外的商業化能力;以及約10.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