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更像是「代幣化基金」?

華爾街見聞
10/16

近期,加密貨幣拋售揭示了其不太穩定的一面。

彭博專欄作家Lionel Laurent在週四的文章中指出,穩定幣本應保持穩定並由真實資產支持,但並非所有穩定幣都經過嚴重市場下行的考驗,其中一些在壓力測試下暴露出脆弱性。

在上週五關稅驅動的加密貨幣拋售潮中,全球市值排名第三的穩定幣USDe短暫脫離美元錨定,在幣安交易所一度跌至低至65美分。這一異常波動引發了對USDe底層機制的審視,也暴露出所謂「數字美元」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的不穩定性。

Laurent認為,如果説Circle和Tether類似代幣化的貨幣市場基金,那麼USDe更像是一隻代幣化對沖基金。它通過質押以太坊或對沖加密衍生品等加密原生收益來賺錢,而標普全球評級已將其維持錨定的能力評為"弱"。

這場風波提醒市場,在監管機構面臨巨大壓力追趕貨幣未來的當下,對穩定幣保持謹慎態度的呼聲應當獲得更多重視。

市場恐慌中的脫錨事件

在上週五的加密貨幣市場拋售中,價值190億美元的槓桿頭寸被平倉,波動性較大的山寨幣在現金擠兌中暴跌至接近零。

在這場動盪中,USDe在幣安交易所一度跌至65美分的低點。儘管此後市場已恢復平靜,但這顯然不是投資者對所謂數字美元的預期表現。

這一脫錨現象似乎僅發生在幣安平臺,引發了大量爭論——究竟是穩定幣本身不穩定,還是交易所運作異常。

作為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已承認其平臺在包括USDe在內的多個代幣交易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並向受影響用戶支付了約2.83億美元的補償。

加密原生的對沖基金模式

Laurent指出,USDe本身的底層機制也受到審視。如果説Circle和Tether類似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將美元再投資於國債等資產,那麼USDe更像是一隻代幣化對沖基金。它通過質押以太坊或對沖加密衍生品(如永續期貨)等加密原生收益來賺錢。

永續期貨是一種在美國不受監管的工具,允許交易者全天候使用槓桿進行投機,且沒有到期日。USDe表示,這些對沖使支持資產的美元價值在大多數市場條件下保持"相對穩定"。

據Farside Investors首席執行官Jonathan Bier稱,這種交易一直非常有利可圖——交易平臺上投資者對加密貨幣做多槓桿的需求一直難以滿足,USDe的市值已膨脹至140億美元。去年,USDe的收益率超過20%;上個月,幣安向持有USDe的用戶提供12%的年化收益率。

薄弱的錨定能力

標普全球評級今年早些時候在對USDe的評估中寫道"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但警告稱該代幣嚴重依賴於功能正常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生態系統,尚未經過充分的實戰檢驗;該機構將該代幣維持錨定的能力評為"弱"。

正如加密貨幣領域經常出現的情況,這次大規模拋售揭示了對異常市場狀況下可能發生情況的擔憂是有根據的。儘管USDe母公司Ethena堅稱在崩盤期間鑄造和贖回代幣的能力一直正常運作,但拋售壓力、交易者頭寸的強制清算以及對幣安基礎設施的依賴共同放大了衝擊波。OkX創始人Star Xu在推特上表示,"將USDe視為簡單的1比1穩定資產可能會在未來給整個加密行業帶來系統性風險。"

Laurent強調,這並不是要否定穩定幣的價值,也不是説任何市場都是無風險的,即使在傳統金融領域也是如此。儘管這次加密貨幣波動造成了痛苦,但USDe距離2022年Terra和Luna那種不透明且脆弱的穩定幣崩盤還有很長的距離。

但也許連加密貨幣專業人士都對拋售的猛烈程度感到意外這一事實,應該讓那些對穩定幣保持謹慎的警告聲音獲得更多重視。在監管機構面臨巨大壓力追趕貨幣未來、美國正在考慮引入境內永續合約的當下,希望下一次崩盤不會暴露出更多代幣化對沖基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