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聚焦2025年第二季度美股財報
作為全球最大的先進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臺積電(TSMC)預計將公佈其第三季度利潤同比增長 28%,創下歷史新高,這得益於市場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旺盛需求;不過,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對該公司前景產生影響。
週一開盤前,臺積電股價上漲近 5%。
臺積電(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同時也是英偉達(NVDA)和蘋果(AAPL)的關鍵供應商。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的 「智能預估」(SmartEstimate)數據 —— 該數據綜合了 20 位分析師的預測,並對預測一致性更高的分析師觀點賦予更大權重 —— 臺積電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三個月內,淨利潤預計將達到 4154 億新臺幣(約合 135.5 億美元)。
此前臺積電已透露,第三季度營收增幅將達到 30%,超出市場預期。若最終淨利潤超過 3983 億新臺幣,將創下該公司單季度淨利潤的歷史最高紀錄,同時實現連續第七個季度的利潤增長。
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副總裁馬里奧・莫拉萊斯表示,他預計臺積電今年的營收增幅將至少達到 30% 至 35%。
「鑑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正呈指數級增長,且英偉達、超威半導體等頭部芯片供應商的先進芯片生產幾乎只能依賴臺積電,我預計臺積電的表現將繼續優於同行。」 他說道。
莫拉萊斯指出,儘管關稅和貿易爭端增加了不確定性,但對雲服務提供商、製造商及各類企業而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仍是一塊 「戰略必爭之地」,這將確保投資持續向該領域集中。
臺積電是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當前市值約為 1.22 萬億美元,幾乎是其韓國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的三倍。該公司定於週四發佈第三季度財報,並將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06:00 召開的 earnings call(財報電話會議)上提供第四季度業績指引。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出的關稅政策將對臺積電產生多大影響。臺灣地區對美出口商品目前需繳納 20% 的關稅,但芯片不在徵稅範圍內。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上月提議,臺灣地區企業應將芯片生產在臺灣與美國之間按 50:50 的比例分配;而目前,這些企業的絕大部分芯片生產都集中在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已拒絕這一提議,且臺積電已承諾投資 1650 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工廠。
受人工智能領域樂觀前景推動,臺積電股價今年以來已上漲 30%,基本未受關稅擔憂影響。作為臺灣股票市場的權重股,臺積電的上漲也帶動同期臺灣加權指數上漲 16.9%。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