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早年能跟「九哥」搭上關係,在圈子裏足夠吹噓很久。
萬科最近有點「兜」不住了。
10月14日,據第一財經從多個信源獲悉,萬科原總裁、CEO祝九勝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而就在前一天,10月13日,萬科發佈公告稱,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辭去所有職務,而在此之前辛傑被曝失聯28天。
萬科兩位核心人物同時出事兒,肯定不是巧合,暴露了萬科岌岌可危的處境。在祝九勝之後,其他人能平安落地嗎?
祝九勝的職業「旋轉門」
2025年1月,曾有媒體報道祝九勝被帶走調查,彼時他通過更新朋友圈對此消息作出回應。
但多位深圳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從那以後圈子裏便極少聽到他的消息。
在深圳金融和房地產圈子裏,祝九勝有個響噹噹的暱稱「九哥」。早年能跟「九哥」搭上關係,在圈子裏足夠吹噓很久。
祝九勝的職業生涯起步於建設銀行。1993年到2012年,他在建設銀行深圳分行任職近20年,長期負責信貸業務審批。萬科早年的很多開發貸,都是經他手審批通過的。也正因如此,他跟萬科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業務關係。
2012 年,在萬科高層的極力邀請下,祝九勝離開建行加入萬科,直接出任高級副總裁。進了萬科後,他分管的全是核心領域 —— 財務、合夥人投資平臺、投孖展。
2018年1月,「寶萬大戰」落幕,祝九勝也順勢登頂,升任萬科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2017年他曾短暫從萬科上市體系離職,理由是 「規避關聯交易」。
但舉報信稱,他離職後並沒有脫離萬科,而是以 「第三方顧問」 的身份,繼續操控影子公司,甚至把深圳地鐵旗下的合作基金也拉了進來,形成了一個覆蓋資本、項目、資金的利益網絡。
這個網絡有多龐大?沒人知道具體數字,但從舉報信提到的 「上千家影子公司」「百億級資金挪用」來看,規模絕不會小。
下一個是誰?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祝九勝被抓的導火索,據傳就是上文提到的舉報信。
作為萬科的合作方發現企業利潤被以各種方式轉移走了利潤,留給合作方一堆爛攤子。
但究其根本,還是萬科的事兒太大了,兜不住了。
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萬科共有16筆到期或行權的境內公開債,存續本金規模合計326.4億;有兩筆境外債到期,存續本金規模約為66.4億,總債務達1500+億(這還是賬面上的數字)。
而萬科的化債情況一直很不樂觀:萬科今年9月單月銷售額為91.8億、同比下降45.16%;1-9月銷售額為1002.9億,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同比下降44.43%。
深圳地鐵的「賙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但意味着之前的借款(國有資產)可能有償還風險,這是肯定必須有人「負責」。
如今,最令人關注的是鬱亮的處境。這位1990年加入萬科的「活化石」,雖以「戰略研究」角色退居二線,但作為 「盈安合夥」 持股平臺的核心人物,仍存在被追溯調查的可能。
而對於王石而言,當前的角色更像是 「精神符號」——深鐵主導的管理層需要藉助他的號召力穩定員工和合作伙伴,但他既無職權參與實際運作,也未留下與涉案事件直接關聯的痕跡,自然不在監管調查範圍內。
深鐵系掌舵下的萬科出路
根據公告,10月12日,辛傑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申請辭任萬科非執行董事及董事長職務,辭任後將不再擔任萬科任何職務。
他的接任者,則是現任萬科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深鐵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黃力平。事實上,黃力平已擔任萬科董事4年,熟悉公司運營情況。
這兩年,深鐵集團「真金白銀」馳援萬科。截至9月16日,深鐵集團今年已9次向萬科提供股東借款,成為萬科最穩定的外部資金來源。
截至2025年上半年,萬科短期借款為231.4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347.13億元,已如期完成243.9億元公開債償還,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
事實上,作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的標杆,萬科的命運變遷與樓市穩定已形成深度綁定——其戰略調整、債務化解乃至股東支持,都是觀察行業風險的重要窗口,也在為行業如何穿越週期、實現軟着陸積累經驗。
「萬科與恒大的本質區別,在於還有‘造血’的優質資產和深鐵的國資背景。」 一業內人士指出,若能將優質板塊順利變現,足以覆蓋部分債務。
但高管連環被查引發的 「信用崩塌」,可能讓金融機構集體抽貸,這纔是致命威脅。
#萬科 #房企 #金融 #王石 #深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