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下滑=訂單腰斬?黑馬選手靠「局部突圍」抗住下滑,Shopee如何接招?

白鯨出海
10/16

原標題:流量下滑=訂單腰斬?黑馬選手靠「局部突圍」抗住下滑,Shopee如何接招?

作者:果然

來源:東南亞電商觀察

題圖來源 | pexels

9 月流量迷局:整體下滑,局部突圍?

SimilarWeb 數據顯示,9 月東南亞貨架電商總訪問量環比下降 5.5%,兩大核心平臺均未能倖免:

Shopee:總訪問量環比下降 5.7%,其印尼站(-7.02%)、越南站(-8.36%)、泰國站(-4.42%)等關鍵站點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僅馬來西亞站(+1.91%)實現小幅增長,成為少數「抗跌」站點;

Lazada:總訪問量環比下降 4%,雖整體仍處下滑區間,但印尼站(+3.99%)、馬來西亞站(+1.52%)逆勢上漲,成為阿里系戰略落地的首個「顯性成果」。

對比 7-8 月與 8-9 月的各站點數據可發現,8-9 月實現增長的「飄紅」數據明顯增多,7-8 月僅 Lazada 印尼站、馬來西亞站等少數站點實現增長;到了 8-9 月,除上述站點持續增長外,越南本土平臺 Tiki、Lazada 菲律賓站等也加入增長陣營。

這一變化清晰反映出:在整體流量下滑的背景下,部分平臺已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

在頭部平臺多數站點陷入下滑時,越南本土平臺 Tiki 的表現尤為亮眼,成功實現逆勢突圍:其 8 月訪問量為 307.2 萬,9 月攀升至 354.7 萬,環比增長 15.46%,成為 9 月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最大黑馬。

而 Lazada 同樣通過戰略調整,在印尼、馬來西亞等站點實現了增長。那麼,Lazada 具體做了哪些調整?這一系列調整背後的戰略邏輯,更值得深入拆解分析。

恭喜這兩位「選手」

阿里系的「局部突圍」為流量回升奠定基礎

9 月東南亞電商整體流量下滑背景下,阿里系圍繞 Lazada 的兩大核心動作,成為其實現「局部突圍」的關鍵,具體聚焦「降門檻」與「補生態」兩大方向:

1、天貓 Lazada 系統打通,商家出海「輕裝上陣」

核心解決跨境商家「操作繁、風險高」痛點:天貓商家無需新學後臺或建海外團隊,在熟悉的天貓後臺即可完成商品(詳情/庫存/價格)同步至東南亞六國;物流、售後由 Lazada 全程兜底(商家僅需發至國內中轉倉,退貨成本平臺承擔),且以人民幣直接回款,規避匯率波動影響,快速為 Lazada 補充供應鏈資源。

2、「淘寶+Lazada+天貓」協同,覆蓋全消費需求

三者形成差異化矩陣,避免內耗且互補支撐 Lazada:淘寶主打高性價比,滲透東南亞大衆市場,填補流量基礎;Lazada 以本地化運營覆蓋全消費層級,穩住基本盤;天貓借系統打通導入品牌資源,承接中高端需求,成為 Lazada 區別於其他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這套「大衆+全層級+中高端」佈局,既為 Lazada 提供穩定用戶增量,也讓其「局部突圍」有了長期戰略支撐。

在 2025 Lazada 9.9 大促中,相關品類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3D 打印機類目增長 504%,明星周邊類目更是暴漲 6930%,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套動作的初步效果。

圖源:Lazada 東南亞電商

除了阿里系的局部突破,9 月東南亞電商市場的另一大驚喜來自本土平臺,越南的 Tiki 在頭部平臺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以 15.46% 的訪問量環比增長成為最大黑馬,其增長邏輯與 Lazada 形成鮮明對比。

越南本土玩家 Tiki 成為最大黑馬

要知道,2025 年上半年,Tiki 銷售額同比 2024 年同期銳減 63%,越南媒體甚至在當時發文稱其「市場份額接近於零」。可就在 9 月東南亞電商平臺流量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Tiki 訪問量環比竟實現了 15.46% 的增長,這樣的反差,着實令人意外。

圖源:vnexpress,以下 Tiki CEO 對話同樣來源於此媒體

其增長邏輯緊扣越南消費者核心需求,更離不開對「用戶價值」的長期堅守。正如 Tiki 首席執行官 Vu Thi Nhat Linh 所言:「真正的價值是留住用戶的基礎」,這一理念貫穿於平臺品類、價格、履約及生態構建的全環節。

面對越南電商市場的假冒僞劣痛點,Tiki 用人工智能檢測欺詐行為、嚴控商品認證,切實解決用戶「安心購物」的需求;同時避開單純價格戰,聚焦「合理成本+便捷體驗」,目前約 90% 的訂單已覆蓋免運費,用穩定的消費成本打動用戶。

對商家端,Tiki 承諾長期不增加平臺費用,還通過 AI 優化廣告投放幫中小賣家降低營銷成本,推出 FBT 倉配一體模式承接倉儲、配送全流程,減輕賣家運營壓力。這種「讓用戶安心、幫商家減負」的思路,不僅讓 Tiki 在 9 月實現增長,更印證了其「競爭的核心是服務與體驗」的判斷。

突圍背後,誰在經歷「訂單腰斬,流量斷崖」?

儘管 Lazada 的區域突破與 Tiki 的逆襲勾勒出市場增長曙光,但這一「表面曙光」與賣家實際經營困境形成鮮明反差。近期在社交平臺和賣家社羣中,「訂單攔腰砍」「流量斷崖跌」成為賣家高頻抱怨的話題,平臺數據與賣家體感的割裂背後,是多重壓力的交織。

結合網友對東南亞電商市場的觀察分析,以核心市場印尼為例,這些變化對賣家的訂單表現產生直接衝擊。

匯率波動

近三個月印尼盾對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貶值,成為跨境賣家的「利潤收割機」。

一位主營 3C 配件的跨境賣家透露:「匯率跌超 8%,原本 10% 的利潤被直接吞噬,漲價怕丟單,不漲價等於白忙活。」

更關鍵的是,賣家實際感受到的跌幅還包含銀行結匯點差、跨境支付手續費等隱性成本,進一步放大了匯率對利潤的擠壓效應。

一方面,匯率波動已讓賣家利潤承壓,而 8 月底席捲印尼的大規模暴亂,則成為壓垮訂單的「直接導火索」,進一步加劇了物流與運營的癱瘓。

暴亂衝擊,社會動盪中物流與直播癱瘓

8 月底席捲印尼的大規模暴亂,成為訂單腰斬的直接導火索。

這場始於國會議員高額住房補貼爭議的抗議活動,在 8 月 25 日至 30 日升級為全國性暴力事件,雅加達、泗水等 8 座核心城市出現縱火、搶掠,交通樞紐與物流倉庫遭衝擊。「直播突然被強制中斷,倉庫說‘沒人敢上班’,積壓的 2000 多單半個月發不出去。」

雅加達本土美妝賣家的遭遇極具代表性:暴亂導致物流網絡全面崩盤,Shopee 印尼站 SLS 渠道停擺,TikTok 因抗議期間直播數據合規問題被暫停運營許可,雖 48 小時後恢復,但直播訂單量暴跌。

更嚴重的是,社會動盪讓消費者陷入觀望,9 月初印尼電商日均訂單量較 8 月同期下滑,剛需品類也未能倖免。

「美妝個護作為‘常青品類’都下滑嚴重!」一位做印尼市場的賣家無奈說道。

另一方面,政策不斷收緊也是影響訂單量的關鍵因素。

政策收緊,合規成本與市場門檻雙升

7 月以來密集出臺的監管新政,從稅收與進口兩端給賣家設下「關卡」。

7 月 14 日生效的印尼財政部第 37 號條例要求,電商平臺需按交易總額 0.5% 代扣代繳所得稅,年收入超 5 億印尼盾的賣家無豁免資格。「一款 5 萬印尼盾的服裝,新規後稅費+平臺處理費要扣 1500 印尼盾,利潤直接砍 3 成,」雅加達服裝賣家無奈表示,申報流程的複雜化還增加了人力成本與合規風險。

與此同時,印尼多部門聯合打擊非法進口,對紡織品、電子產品等 7 類商品實施重點審查,甚至計劃對部分進口品徵收 100%-200% 保障性關稅,跨境賣家的選品與定價空間被大幅壓縮。雙重政策壓力下,中小賣家要麼承擔成本喪失價格優勢,要麼因合規不足面臨下架風險。

加上東南亞 9 月中下旬集中的宗教節假日(如馬來西亞開齋節預備期)則導致消費提前透支,形成節後「消費空窗期」。越南本土日用品賣家也印證了這一規律:「周邊國家節慶帶來的物流擁堵和消費分流,疊加本土開學季採購結束,9 月末至今日均訂單從 200+跌到 50+。」消費力疲軟更讓中高端品類承壓,用戶更傾向於選購 10 美元以下的平價替代品.....諸多因素交織,造成訂單量下滑。

接下來的雙 11 和年中大促將是檢驗戰略成效的關鍵戰場,若能實現「高客單品類放量+更多站點轉正+內容化初顯成效」,阿里繫有望在 2025 年末迎來從「局部突破」到「全局翻盤」的轉折,真正改寫東南亞電商的競爭格局。

與此同時,Shopee 和 TikTok Shop 很可能也會採取針對性策略應對,Shopee 或聚焦馬來西亞等少數仍呈增長的核心站點,深化本地供應鏈與消費需求匹配,同時推出賣家成本補貼以穩住大衆消費基本盤,緩解多站點下滑壓力。

TikTok Shop 則大概率加碼雙 11 直播專場種草與短視頻流量傾斜,同時優化貨架電商板塊的商品分類與履約時效,進一步平衡「直播引流」與「貨架轉化」,試圖在阿里系發力的中高端與本地化賽道中爭奪更多用戶。

後續平臺將如何調整發力年終大促,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