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農業農村部網站
2025年初,廣西新春第一會釋放了「實幹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欽州市積極響應自治區「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決策部署,印發實施《欽州市人工智能發展突破行動三年實施方案》《欽州市2025年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工作要點》,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以「人工智能+農業」為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以AI賦能農業倉儲端、生產端、加工端為抓手,推進智能公共倉、智慧農服中心、智能選分倉建設,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
今年9月,欽州市「浦北陳皮智能公共倉」「桂鳥先飛滴滴打藥平臺」2個案例成功入圍《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繫系列-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創新大賽》專業組決賽,為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建成智能公共倉,重構陳皮倉儲模式
立足國家農業產業強鎮龍門鎮陳皮產業,聚焦陳皮「越陳越香」陳化環節,市縣推動建成廣西區內首個浦北陳皮智能公共倉,讓傳統陳皮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一是使用智能機器人搬運系統,機器人按照規劃路線和識別系統實現自主搬運,效率較傳統人工搬運提升4倍以上,人力成本大幅削減。二是使用AI視覺感知系統,整合高清智能監控調控系統,結合公安、銀行、保險等後臺安全系統,實時數據同步和風險預警。同時,陳皮倉內配備集成新風系統、高清監控與物聯網傳感器,實現陳皮倉儲恆溫恆溼環境的精準調控。三是開發浦北陳皮智能公共倉微信小程序,在手機端完成自購、代購合同簽訂,「存陳皮」和「取陳皮」均可在手機端操作完成,便捷式的代購、代收、代售、代管理服務讓產業持續壯大。四是構建基礎數據採集系統,通過收集產地、種植戶、樹齡、品種、採摘時間等信息,建立陳皮溯源數據庫,及時更新陳皮市場價格,為廣大客戶提供參考與交易。解決散戶儲存難題,提升了浦北陳皮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倉儲服務水平,目前一期智慧倉滿載運行。
構建智慧農服中心,重塑荔枝生產模式
立足國家農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靈山荔枝,聚焦生產管理環節,依託物聯網、AI視覺算法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構建靈山荔枝數字孿生平臺,實現對生長全過程的數字化映射與智能管理,開發運用「桂鳥AI飛巡」+「桂鳥先飛」平臺,建設廣西首個智慧農服中心。一是桂鳥飛巡系統利用高精度傳感器和無人機巡圃,實時採集氣象、土壤墒情、蟲情等多源數據,基於多模態識別算法,融合視覺與環境數據信息,實現對各品種荔枝物候期的精準識別與生長預測。二是桂鳥飛巡系統集成三維數字建模,1:1還原示範園區地貌、設施與單株位置,支持遠程控制水肥灌溉、溫室環境及噴霧系統,顯著降低管理成本與決策延時,效率較人工巡查提升50倍。三是通過「桂鳥先飛滴滴打藥」平臺,整合全市500餘架植保無人機和飛手資源,運用智能調度算法,實現農戶一鍵下單、系統智能派單、飛手接單作業的閉環服務。平臺支持3分鐘響應、1小時內上門服務的高效作業模式,有效解決小農戶「找飛手難」、飛手「接單散」問題。四是桂鳥先飛滴滴打藥平臺搭載區塊鏈追溯系統,完整記錄每塊果園用藥品種、劑量、作業時間等信息,形成從開花到採摘的全週期農事檔案,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提供數據支撐。目前平臺累計服務面積超10萬畝,農藥用量減少50%,優果率提高30%,畝均增收3000元以上。
建成智能分選倉,重塑水果分揀模式
立足推進地理標誌農產品高值化、高端化,欽州市聚焦荔枝、百香果特色產業,通過構建AI智能分選倉,實現荔枝、百香果精準自動分選。一是佈局百香果AI智能分選欽南倉,在欽南區建成百香果AI智能分選倉,實現糖度、外觀、重量等多指標檢測,推進高端化、高值化。百香果AI智能分選倉(欽南倉)通過傳感器,給百香果做「CT掃描」和「人臉識別」,藉助AI算力精準檢測百香果糖度、外觀、重量等指標,按照設定分選出不同等級,分級讓百香果價值最大化:一級果品相佳、品質優,送進高端市場;二級果外觀稍遜但品質不減,以親民價供大衆選購,精準匹配不同需求。二是佈局荔枝AI分選靈山倉,在靈山縣建成智能化荔枝分選生產線,採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對荔枝進行糖度、果徑、色澤等內外品質無損檢測,實現按品質等級自動分選,日處理能力達12.5萬公斤,降低供應成本15%–20%,年增值效益約1億元。(作者 左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