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消息,這幾年中半導體成為各國高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歐盟之前也推出了自己的芯片補貼法案,未來不僅要佔全球20%產能,還要掌握2nm等先進工藝。
然而歐盟的芯片雄心今年遇到了麻煩,那就是Intel已經取消了在歐盟地區的建廠計劃,先進工藝生產還是優先保留在美國本土了。
這些計劃主要有2個,一個是在德國馬格德堡投資300億歐元建設先進工藝芯片廠,一個是在波蘭投資42億歐元建設先進的封裝測試工廠,總計342億歐元的投資計劃,摺合2816億元。
之前確月供資的時候,歐盟滿心歡喜,並且給出鉅額補貼,德國出了99億補貼工廠,波蘭也認了17億歐元的補貼,誠心可鑑。
不過今年7月份Intel已經取消了這些建廠計劃,原因也很簡單,客戶不足,投資數百億美元建設工廠可能永遠收不回成本,風險太大。
歐盟的雄心也因此被嚴重打擊,因為Intel的建廠計劃是他們獲得先進工藝僅存的機會,現在2030年前是沒戲了,不過歐盟官方認為他們10年內佔有20%全球芯片產能的目標不受影響。
除了Intel,還有其他半導體大廠在歐盟投資,比如臺積電、博世、英飛凌等,這些廠商在德國合資建設了一個更偏向汽車電子的芯片廠,主要生產22-28nm CMOS以及12-16nm FinFET工藝。
另外GF格羅方德也是多年來一直投資歐洲的半導體公司,德國德累斯頓的芯片廠是全球最大產能之一,但主要生產22nm以上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