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強生(JNJ.US)公佈超預期的第三季度銷售額與盈利,並上調了全年收入指引。該維持2025年調整後盈利指引不變,表示正在消化更高的稅負。財報顯示,強生第三季度營收240億美元,同比增長6.7%,超出分析師237億美元的平均預期;每股收益為2.80美元,高於預期的2.76美元。
該公司還將2025年預計銷售額中值上調了3億美元,至937億美元。
強生公司還宣佈,計劃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將增長緩慢的骨科業務從公司主體剝離,以便為其創新藥物與器械業務爭取更大發展空間。當前特朗普政府正持續向製藥企業施壓,要求降低美國藥品價格。
醫療健康行業正面臨特朗普總統關稅威脅的陰影——他警告稱將對未採取行動降低美國醫療成本的企業加徵關稅,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重點政策。競爭對手輝瑞公司與阿斯利康已同意大幅降價銷售部分藥物,並與其他富裕國家統一藥價,以換取三年關稅豁免。
強生首席財務官約瑟夫·沃爾克表示,與特朗普政府的談判仍在繼續,他"充滿信心"能就定價問題達成共識。"我們對政府的溝通態度感到非常滿意。"
骨科業務分拆
沃爾克稱,公司仍在研究骨科業務的具體分拆方案。該業務主要涉及髖膝關節置換和脊柱器械,2024年銷售額約92億美元。他表示正在為分拆(最耗時耗力的方案)可能性做準備,"我們歡迎其他可能創造更大價值的方案",包括出售或其他交易形式。
強生表示,分拆後的骨科公司(名為DePuy Synthes)將成為全球同行業最大企業。沃爾克指出,這"仍是優質業務",但增長速度和盈利能力已不及公司其他板塊,獨立運營可能更有利發展。
強生任命醫療技術行業資深高管納馬爾·納瓦納即刻出任骨科部門負責人。這位前強生高管曾擔任艾利爾公司與施樂輝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公司聲明稱,納瓦納將向強生CEO彙報,負責主導分拆過程並有望在分拆後繼續執掌該業務。
戰略轉型意義
分拆也將使強生受益,助力其向更高增長、更高利潤的市場轉型。公司正應對王牌銀屑病藥物司庫奇尤單抗的銷售下滑——該藥核心專利到期後面臨生物類似藥競爭。預計多發性骨髓瘤藥物達雷木單抗、銀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藥物特諾雅等新產品將填補缺口。
公司還同步響應特朗普"本土製藥"要求,擴大美國生產佈局:3月宣佈未來四年在美國製造、研發和技術領域投入550億美元;8月承諾未來十年向北卡羅來納州霍利斯普林斯生產基地投資20億美元,預計創造約120個新崗位。
行業風向標作用
作為行業龍頭,強生財報早於主要競爭對手發佈,被視作業界風向標。其表現正受到密切關注,以判斷製藥企業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生存狀況——包括降價壓力與普及消費者折扣的要求。
強生是7月收到特朗普致信的17家藥企之一,信中被要求將藥價降至其他富裕國家水平。輝瑞與阿斯利康已達成協議,承諾為低收入及殘疾人羣的醫療補助計劃降價,並通過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折扣換取關稅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