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聚焦2025年IMF和世行秋季年會

金十數據
IMF亞太部副主任舒埃裏稱,日本經濟今年表現超預期,但全球貿易局勢與國內政治不確定性大,意味着日本央行需維持寬鬆,加息步伐必須極為緩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位高級官員週三表示,鑑於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給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日本央行必須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加息步伐需極為緩慢。
IMF亞太部副主任娜達·舒埃裏(Nada Choueiri)指出,得益於強勁的消費與出口,且日本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緩解了部分不確定性,今年以來日本經濟表現好於預期。
但她表示,貿易緊張局勢的不確定性仍存,且全球寬鬆金融環境可能逆轉,這些因素使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更大。
舒埃裏還提到,日本國內薪資能否持續增長、能否通過支撐消費使通脹穩定在日本央行2%的目標附近,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
「展望未來,鑑於當前不確定性的程度,‘漸進主義’至關重要。」她在華盛頓舉行的IMF與世界銀行年度會議期間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
當被問及「市場普遍認為日本央行可能在明年1月前再次加息」的觀點時,她說:「關鍵在於保持漸進——非常漸進的節奏,並密切關注所有最新數據。」
政治不確定性拖累經濟前景
日本央行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將於10月29日至30日召開,隨後還將在12月和明年1月舉行會議。
去年,日本央行退出了實施十年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並在今年1月將關鍵利率上調至0.5%,理由是日本已接近實現2%的通脹目標並有望長期維持。
儘管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已釋放「準備繼續加息」的信號,但他強調需謹慎行事,密切觀察美國關稅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不過,食品價格粘性上漲(部分歸因於日元貶值推高進口成本),使日本央行在「何時加息」的問題上陷入兩難。9月,央行9名政策委員會成員中有2人提議加息但未獲通過,這一細節表明,政策制定者對「通脹壓力擴大」的關注度正不斷上升。
舒埃裏表示,物價前景面臨的風險相對均衡,且日元貶值對通脹的傳導效應有限。
「從消費與核心通脹來看,目前尚未出現令人擔憂的過熱跡象。」舒埃裏說,「我不認同‘日本央行行動滯後於通脹曲線’的觀點。」
政治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日本脆弱經濟面臨的風險。上週,日本執政黨新領袖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競選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的努力遇挫——其所在執政黨的聯盟夥伴宣佈退出。
此外,由於公衆對通脹上升不滿,執政黨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利。目前,執政黨與反對黨均提議增加支出,以緩解家庭面臨的經濟壓力。
舒埃裏指出,鑑於日本已揹負鉅額公共債務,該國必須制定財政整頓計劃,並確保所有支出計劃「具有臨時性且針對性覆蓋低收入家庭」。
「一旦食品價格企穩、通脹不再上升,就應停止這類支持措施。」她說。「像增值稅(VAT)減免或無差別補貼這類提案,在當前階段對日本並非有利選擇——因為這會大幅增加赤字負擔。」
責任編輯: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