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亞利桑那廠成功生產出Blackwell系列芯片

半導體芯知
昨天

今天的半導體新聞可以說是被臺積電美國工廠生產出Blackwell系列AI芯片晶圓霸榜了,大多都在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什麼全球芯片製造的版圖重新劃分之類的。

那麼這裏,就請您跟筆者一起看看這到底怎麼個事兒。

首先,Blackwell是什麼?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筆者一樣看到「Blackwell」這個名字第一反應是好奇這個名字怎麼來的,或者是第一反應是聯想到曾經的「Blackberry」;筆者查了一下,這才知道原來Blackwell的名字是以數學家David Harold Blackwell命名的。

那麼Blackwell是什麼呢?簡單來講,Blackwell是英偉達最新一代的GPU芯片架構,號稱是「地表最強AI芯片」;如果說H100是ChatGPT誕生背後的「算力發動機」,那Blackwell就是讓AI模型更聰明、更快、更節能的「超級引擎」。

Blackwell強在哪?

(1)性能爆炸性提升:Blackwell最高能集成2080億個晶體管(是H100的近2倍);號稱理論AI推理速度提升達30倍以上,可同時支撐上萬億參數級的大模型運算。

(2)能效更高:NVIDIA稱其能效比上一代提升最高25倍,意味着算力更強但耗電更低。

(3)模塊化設計:Blackwell採用了Chiplet(小芯片封裝)結構,相當於「多芯片協同作戰」;

臺積電美國工廠成功生產出Blackwell意味着什麼?

說起這件事的意義,首先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樣的先進芯片在老美本地被生產出來,確實是有標誌性意義的;因為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你可以說老美設計能力強、老美工業軟件做得好,但是全球最先進的芯片幾乎全是在亞洲被製造出來的,所以像Blackwell這樣的芯片在老美那邊被生產出來,可以說是一種打破吧。

但是,筆者還是傾向於認為這件事的影響不至於像一些媒體宣傳的那樣什麼重構格局啊、什麼顛覆啊之類的;對於這一點,筆者持有的觀點相對保守。製造業比的可不只是技術能力,產能、成本都是非常關鍵的,拋開產能談臺積電亞利桑那廠如何如何意義重大,似乎也有失偏頗;根據筆者的瞭解,臺積電亞利桑那廠的產能大概在一年幾十萬片晶圓的水平,而這都不用和整個亞洲的產能相比,和我國臺灣省內的臺積電廠產能(每年1000萬片以上)相比都只能說是毛毛雨。所以說,或許臺積電亞利桑那廠生產出Blackwell這件事情的影響力,或許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立竿見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