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在「碳中和驅動下的能源革命機遇與挑戰」主題對話中,花旗銀行亞太區可持續發展和ESG主管卡斯(CrispianCuss),從金融視角解讀全球可持續投資趨勢,強調亞太地區需以「經濟可行性、商業吸引力」吸引長期投資,同時肯定中國在清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呼籲全球借鑑中國經驗。

卡斯認為,未來五年中國能源轉型的核心機遇與挑戰高度統一——即擺脫對煤炭的依賴。他指出,中國曾消耗全球50%的煤炭,如何在未來五年逐步降低煤炭依賴,既是轉型關鍵,也是最大機遇。
談及全球可持續投資現狀,他坦言,此前市場對減碳目標過於樂觀,當前受歐美社會經濟、政治因素影響,投資者心態更趨謹慎,投資不再基於純粹樂觀,而是需考慮項目的經濟可行性與商業吸引力。不過,他也強調亞太地區具備獨特優勢:能源轉型與經濟安全、能源安全深度綁定,各國均在制定差異化工業戰略,若能解決投資者關切的「長期回報、外匯風險」等問題,將有效吸引資金流入。
他以數據佐證中國在清潔技術領域的突破:2015年至今,中國太陽能光伏產能增長10倍,依託強大的工業與專利能力,成為全球清潔技術供應鏈的核心力量。同時,他指出新興市場可再生能源投資曾長期持平,如今在中國技術輸出與產業帶動下,投資趨勢已出現扭轉,2025年投資規模已超去年,這得益於可再生能源的技術實力、儲能發展及社會轉型需求的驅動。
卡斯呼籲全球關注中國經驗:「中國在技術創新與規模化應用上的成就,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全球應清醒認識到中國的技術優勢,共同參與可再生能源轉型進程。」
責任編輯: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