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前布達佩斯商學院企業家與商業博士學院院長洛松茨·米克洛什出席並演講。

洛松茨・米克洛什提及,美國近期宣佈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該決定預計2026年1月生效。他認為,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通過協商推進解決方案」的倡議來看,美國此舉或意在影響協商流程,而非完全退出相關討論,但仍將產生三大關鍵影響與爭議。
其一,全球減排目標實現難度將提升,美國的退出可能削弱各國採取積極減排措施的動力,進而拖慢全球減排進程;
其二,綠色轉型相關投資可能減少甚至消失,對全球綠色經濟發展造成衝擊;
其三,美國退出後留下的減排量空白,或將由歐盟與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承擔填補責任。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與歐盟、中國在能源發展方向上存在明顯分歧:美國更傾向於使用化石能源,而歐盟和中國則對綠色能源開發、綠色經濟發展抱有更高積極性。
針對這一現狀,洛松茨・米克洛什提出多項應對建議:歐盟應進一步強化在《巴黎協定》中的作用與地位,堅守綠色轉型及碳中和目標承諾;同時,需推動《巴黎氣候協定》框架協議的完善,例如藉助下個月在巴西召開的相關會議,深化討論並構建更健全的實施框架。
此外,還應通過打造綠色轉型成功範例,推廣綠色經濟與綠色技術,支持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轉型,並加強國際合作,尤其建議歐盟與中國深化磋商以促進共同發展。
洛松茨・米克洛什特別提到,歐盟綠色轉型框架協議有望在未來幾周內最終成型,而中歐在綠色領域存在巨大合作機遇。據其觀察,中國近期已在發展中國家綠色項目中投入23億美元,助力當地綠色經濟建設,這一實踐為歐盟提供了可借鑑的投資範例,也為雙方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他強調,此類積極因素將為全球綠色轉型指明方向,推動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形成更大合力。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