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AI芯片我們已100%退出中國市場!

一問芯知
10/19

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近日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受美國出口管制政策持續影響,該公司在中國先進AI加速器市場的份額已從巔峯時期的95%驟降至0%。這一驚人數據首次量化了美國半導體出口限制對中國市場的實際影響。

市場份額斷崖式下跌

黃仁勳直言不諱地表示:"目前,我們已100%退出中國市場。我們的市場份額從95%跌到了0%。"這一表態標誌着英偉達首次公開承認其在中國AI加速器市場的完全退出。

雖然黃仁勳未具體提及受影響的產品線,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主要指向英偉達的數據中心GPU產品。自2022年10月以來,該系列產品已多次面臨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

政策反噬效應顯現

談及這一結果,黃仁勳表達了對當前政策的質疑:"我無法想象有任何政策制定者會認為這是個好結果——我們推行的政策,最終導致美國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份額降至0%。"

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曾貢獻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20%至25%的營收。在最新財報中,該業務營收超過410億美元,同比增長56%。AI基礎設施仍是公司的主要增長引擎,但長期出口限制可能重塑其業務需求和供應鏈格局。

中國市場的替代方案加速

面對美國的出口管制,中國科技企業和AI實驗室正加速轉向國產芯片和其他替代硬件。黃仁勳此前就曾警告,全面限制措施可能推動具有競爭力的替代產品研發。

目前,英偉達已將中國市場完全排除在業務預期之外。黃仁勳表示:"在我們所有的預測中...中國市場的佔比都按0%計算。如果未來中國市場出現任何轉機...都將是額外的驚喜。"

這一表態反映出全球AI產業鏈正進一步呈現碎片化趨勢。隨着中國加速推進計算基礎設施國產化進程,美國半導體企業可能面臨長期的市場損失。

儘管黃仁勳仍希望英偉達未來能重返中國市場,但現實情況是,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已經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市場格局變化。這一案例也為其他科技企業提供了關於地緣政治風險的重要警示。

歡迎關注,分享,及時獲取內容!

↓↓↓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