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五條人生建議

和君諮詢
10/17

編者按

當前資本市場潮起潮落,週期波動已成為常態。各種熱點概念輪番登場,誘惑着人們追逐短期利益。本期分享巴菲特的五條人生建議,他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投資,不是賬戶上的數字,而是志同道合的夥伴、熱愛的工作、良好的心態。

市場越是起伏不定,越需要警惕投機誘惑,迴歸事業本質。真正的財富自由,從來不是靠追逐風口實現,而是通過每天進步1%的積累、深耕能力圈的堅持,讓時間成為價值成長的土壤。願我們都能守住初心,在不確定的世界裏,做自己最確定的事,用理性與熱愛構築自己的人生護城河。

巴菲特在2025年股東大會上的分享,是其94年人生閱歷與60年投資智慧的凝練。其中核心的五條人生建議如下:

1、與優秀的人同行。

你應該和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會朝着他們的方向發展。

巴菲特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塑造力。和聰明人在一起,你會變得更聰明。

這一原則貫穿其職業生涯,也是他選擇接班人阿貝爾(低調、勤懇、長期主義)的底層邏輯。

2、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享受自己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不僅能夠保持活力和創造力,還能在遇到困難時保持堅持和韌性。

所以,選擇熱愛的事業,而非僅追逐金錢。因為,熱愛能激發持久動力,而高薪未必帶來滿足感。

3、保持良好的心態。

應對逆境時,專注於美好的事物,而非糟糕的事情。

巴菲特認為快樂是長壽的祕訣。他以自身經歷為例:經歷三次金融危機、公司股價腰斬,但仍保持理性,將暴跌視為「開胃菜」而非災難。他提醒,情緒管理是年輕人最稀缺的能力。

4、堅持長期主義,時間會兌現價值。

拿不住10年的股票,10分鐘都別碰。他以持有日本商社50年的計劃為例,闡釋「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是平庸企業的敵人」。

對個人而言,他建議將人生視為「滾雪球」:每天進步1%,五年後雪球自然壯大。

5、終身學習,用認知構建護城河。

讀書是最便宜的複利,社交是最高成本的投機。

94歲的巴菲特仍每日閱讀5-6小時,認為認知積累是抵禦風險的核心壁壘。他反對追逐熱點,主張深耕能力圈:「投資不是拼誰賺得快,而是誰活得久」 

巴菲特這些建議看似樸素,卻呼應其投資哲學:「好生意、好價格、好夥伴,時間自會兌現價值

他提醒年輕人,財富的本質是自由而非奢侈,而實現自由需依靠理性、熱愛以及對長期複利的信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