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1%,核心CPI同比上漲1%——標誌着消費需求的內生動力正在積聚,物價運行的「核心穩」態勢逐步確立。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3%,降幅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表明國內各項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特別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縱深推進和相關行業產能治理的成效明顯。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9月份CPI和PPI數據顯示,儘管CPI同比仍處於小幅下降區間,但多項關鍵指標呈現積極變化,尤其是核心CPI同比漲幅重回1%,以及PPI同比降幅的持續收窄,共同釋放出國內消費市場韌性增強、工業領域供需結構逐步改善的積極信號。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宏觀政策的初步成效,也揭示了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背景下,新動能對物價的支撐作用日益顯現。
CPI結構分化,核心CPI出現穩步回升
9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環比則由上月的持平轉為微漲0.1%。
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表現穩健。
從CPI的內部結構看,呈現出明顯的「食品降、服務升」「消費品弱、服務強」的特徵。9月份,CPI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2%,農村下降0.5%;食品價格下降4.4%,非食品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下降0.8%,服務價格上漲0.6%。1~9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同比變動情況,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六漲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務、生活用品及服務、衣着價格分別上漲9.9%、2.2%和1.7%,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娛樂、居住價格分別上漲1.1%、0.8%和0.1%;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0%。
9月份,CPI環比上漲0.1%。其中,城市持平,農村上漲0.2%;食品價格上漲0.7%,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上漲0.3%,服務價格下降0.3%。
環比變動情況,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四漲一平兩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務、衣着價格分別上漲1.3%和0.7%,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0.3%和0.2%;居住價格持平;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價格分別下降0.9%和0.4%。
PPI降幅收窄,統一大市場建設顯成效
具有先行指標意義的PPI繼續呈現積極變化。
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環比連續兩個月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PPIRM)同比下降3.1%,降幅收窄0.9個百分點,環比甚至微漲0.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PPI同比降幅的持續收窄,一方面得益於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效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國內各項宏觀政策效果的持續顯現,特別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縱深推進和相關行業產能治理的成效。
就環比連續兩個月持平,董莉娟對9月PPI環比運行的主要特點進行了分析:
一是供需結構改善帶動部分行業價格明顯企穩。煤炭加工價格環比上漲3.8%,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2.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0.2%,均連續兩個月上漲,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鋰離子電池製造價格分別下降0.4%和0.2%,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6個和0.3個百分點。
二是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環比下降。國際油價下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環比下降。
新動能驅動產業與消費「雙升級」,支撐未來物價穩定
本輪物價數據中一個尤為亮眼的特點,是新產業(300832)、新消費模式帶來的價格正向驅動。
在產業端,9月份,飛機制造價格同比上漲1.4%,電子專用材料製造價格上漲1.2%。這些高技術製造業的價格堅挺,是產業升級動能的有力印證。
在消費端,9月份,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製造價格同比上漲14.7%,運動用球類製造價格上漲4%,營養食品製造價格上漲1.8%。這些領域的價格強勢,反映了居民對於精神文化、健康生活等更高層次消費的旺盛需求。
「隨着擴內需、促消費等相關政策持續顯效,推動供需結構持續改善,一些領域價格顯現積極變化,有力支撐物價總體穩定。」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說。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