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層出不窮 智能體迎規模化商用拐點

中國經營網
10小時前

  AI應用的推廣普及催生了一批智能體,比如在文心一言、豆包、元寶等平臺上,各種功能的智能體層出不窮,但目前很多智能體卻依然沒有多少用戶。

  愛分析首席分析師李喆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能體目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所有企業都在上線智能體應用。目前的挑戰主要是智能體應用效果尚未達到企業的要求,智能體應用場景主要還是集中在生成類場景,決策類場景落地案例較少。

  智能體落地加速

  智能體是指能夠感知環境並利用工具採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代理體。它以大模型為智能底座,具備自主感知、理解、規劃、決策、記憶、行動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夠自動化執行復雜任務,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反應性和適應性等基本特徵。

  智能體架構包含感知組件、記憶組件、動作組件和大語言模型,各部分相互協作,共同支撐智能體的運行。

  一位百度問一問的頭部情感答主曉曉,首先想到的就是做出一個情感諮詢導師。而曉曉在38歲失業後,也意外地通過智能體有了穩定的收入,獲得了新的職業機會。她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有了智能體後自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收入就比以往增加了3000元。

  10月15日,在榮耀Magic8系列新品發佈會上,榮耀CEO李健現場演示了榮耀自研YOYO智能體的「購物領券」功能,該AI智能體可自動識別螢幕內容、理解用戶意圖並跳轉領取優惠券。正如李健所言:「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的演進曲線殊途同歸,它們的未來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自進化。」而這恰恰是手機從傳統智能終端向「自進化AI原生手機」加速轉型的縮影。

  當前,智能體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各行各業,其應用創新正逐步體現在效率優化、個性化服務以及跨行業集成等多個方面。在醫療健康領域,AI診療助手提供精準診斷支持、個性化治療方案與健康管理,提升診療效率與可及性。在金融服務領域,金融智能體實時監控交易以檢測欺詐活動並預防網絡威脅,減少誤報並提高交易安全性。在教育領域,自適應學習智能體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提供個性化輔導與內容,重塑教學體驗。在零售與電子商務領域,智能體正通過個性化和效率提升重塑購物體驗,有效提升轉化率與客戶滿意度。在製造業方面,智能體驅動預測性維護、實時生產調度優化與柔性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

  李喆認為,在ToB場景,智能體與現有應用軟件深度融合是主要發展方向。智能體能夠提升應用軟件的智能化能力,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增強用戶體驗。同時,智能體也依賴於應用軟件的數據積累、流程設計和工具組件才能在垂直場景發揮價值。

  經濟學家餘豐慧向記者說:「我對智能體的發展持明確樂觀態度。全球市場規模已從2024年的54億美元起步,預計2030年將達到50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44.4%;亞太地區70%的企業預計未來18個月內其商業模式將被智能體顛覆。技術成熟度同樣可量化:金融、醫療、製造等垂直行業已落地高精度信貸審批、輔助診斷、工藝優化等應用,錯誤率低於人工基線20%以上;華為、谷歌微軟等企業級平臺提供一站式開發與部署方案,將智能體上線週期從數月縮短至數週。這些數據與落地效果表明,智能體已跨越概念驗證階段,進入規模化商用拐點。」

  未來方向

  對於智能體的未來發展,李喆也表示非常看好,其認為,可以預見未來三年智能體都是人工智能領域重要的細分市場。第一,政策層面,「人工智能+」制定了明確發展目標,2027年智能體普及率達70%,2030年智能體普及率達90%。第二,技術方面,正處於質變期,基礎模型將對於智能體的技術支持作為核心提升方向。第三,應用層面,智能體應用的範疇逐步將囊括所有應用,成為泛化的存在。

  餘豐慧認為,智能體未來的核心發展方向將圍繞五大技術主線展開:第一是架構深度化與系統化,千層網絡等超深結構已在強化學習中驗證可帶來2至50倍的性能提升;第二是多智能體協作機制的深化,信念校準共識框架已在數學推理任務中實現3%以上的準確率增加效果;第三是安全與對齊成為剛性需求,紅隊攻擊、元數據安全等技術已納入主流研究議程;第四是端側部署與效率優化,輕量化技術使智能體可在移動設備實現毫秒級響應;第五是自動化與通用性增強,科研、編程、網絡安全等場景已出現可自主完成複雜任務的智能體原型。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教授瀋陽認為,2025年AI最重要的幾個發展方向現在已經比較清晰了:一是繼續推進通用人工智能(AGI),在預訓練受限之後,後訓練還有潛力,「我個人認為人機協同和共生潛力最大。目前急需新的訓練理論」。二是智能體大發展,行業智能體將會風起雲湧。三是VLA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將會有大發展。四是多模態融合會是一個趨勢。五是其他突發躍遷。

  從「副駕駛」到「主駕駛」,當下的智能體在技術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並未能帶來顛覆性的體驗。不過更重要的是未來,比起以聊天為交互形式的聊天機器人,AI如果想要更深入生活、改變生活,就需要讓AI擁有更強的自主性。

  理想情況下,AI智能體能夠根據各種條件智能地作出決策和規劃。比如在制定旅遊規劃的時候,可以自主搜索旅遊的交通住宿以及各種旅遊信息,並且充分考慮用戶的歷史偏好和習慣,查漏補缺進行多次補充和修改。

  就如同在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構想中,未來我們不再需要為不同的任務切換到不同的應用,只需要用平常的語言告訴電腦和手機想做什麼,而後根據用戶願意分享的數據,智能體將個性化地作出反應。

  而正如移動時代的AppStore,伴隨智能體的興起,AI AgentStore也在成為新的競爭焦點。所以,除了場景上的角力,對擁有基礎大模型的大廠來說,生態更是智能體發展過程中核心之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