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流量拼價值?拼多多1000億押注可持續未來

市場資訊
10/17

  當電商巨頭們陷於即時零售的激烈競爭時,拼多多選擇了一條更具社會價值與商業遠見的路徑。在2025年「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上,拼多多作為電商行業代表出席,其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戰略與實踐引發廣泛關注。

  今天,新浪財經帶大家一起深入探究,拼多多是如何通過「千億扶持」,反哺商家與產業,在實現自身商業目標的同時,構建起一個多方共贏的可持續生態的。

  「千億扶持」:多維度惠商新舉措激發供需活力

  拼多多在今年4月啓動了「千億扶持」計劃,承諾未來三年投入超1000億元資金與資源,推動平臺生態向「新質供給」轉型。該計劃從多個維度系統推進ESG價值落地:

  供給側啓動「2025多多好特產」專項,深入全國百餘個農特產區,通過數字化運營、定製化方案、爆品打造等舉措,助力農產品上行;需求側則推出「100億商家回饋計劃」,發放百億消費券,拉動訂單增長。平臺生態上,持續推動「百億減免」,還大幅下調推廣服務費、店鋪保證金等。僅推廣服務費退返一項,每年可為商家節省數十億元成本。

  模式創新:打通「物流動脈」賦能農業與產業帶轉型

  在「千億扶持」這個大規劃裏,拼多多還以一項「偏遠地區中轉費全承擔」的物流創新,破解了偏遠地區發展瓶頸,成為會上熱議的「電商西進」樣本。

  作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2024年9月宣佈全面承擔西藏、甘肅、寧夏等偏遠地區的物流中轉費。這一舉措直接激活了西部消費市場:近1億偏遠地區消費者享受到了免費配送服務,西部地區的訂單量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

  當然,還有更多的社會與產業效益:包括帶動了農產品跨區域流通:如甘肅天水的花牛蘋果,通過拼多多平臺銷往東三省、內蒙古等地,2024年9月以來銷量同比增長超100%。以及促進基礎設施升級:物流暢通帶動西部高速公路、冷鏈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區域經濟注入長期動力。

  所以,「物流創新」「電商西進」不僅是物流的西進,也為農產區、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會、新空間。成為拼多多在ESG框架下對「社會包容」與「區域均衡」的深度踐行。

  ESG不是成本,是未來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拼多多的ESG實踐表明:可持續戰略並非企業的負擔,而是開啓新市場、構建新生態的關鍵路徑。

  通過「千億扶持」規劃,2025年上半年,拼多多平臺上的農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7%,00後農貨商家數量增長超30%。還推動AI種植、智慧農業等前沿技術落地,提升農業科技含量與可持續性。

  而拼多多的平臺生態,也率先從流量分配走向了價值創造。平臺不再依賴 「流量競價」 模式,而是通過 「新質供給計劃」 為中小商家提供免費數字化工具,2025 年已有超 80 萬商家通過該工具實現客單價提升 25% 以上。

  此外,拼多多通過「質量體驗排名」「異常訂單預警」等機制,提升平臺治理水平,增強消費者與商家的雙向信任與鏈接。

  結語:拼多多正在定義下一代電商的ESG範式

  真正的商業成功,不在於搶佔多少市場份額,而在於創造多少社會價值。在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的聚光燈下,拼多多讓大家看到了:電商的下一站不是流量爭奪的紅海,而是生態共榮的藍海。

  通過千億扶持激活產業活力、促進區域均衡,用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實踐證明,拼多多不僅在短期內激活了供需兩側,更在長期構建起一個具有韌性、包容性與可持續性的商業生態系統,也為全球電商行業提供了 「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共生」 的中國方案。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