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魏銀科
亞馬遜向自己的人力資源部門「動刀」了。據央視財經消息,這家科技巨頭將其全球上萬人的「人才體驗與技術」(PXT)團隊裁撤15%,連負責裁員的部門自身也未能倖免。
這場涉及1500人的人事震盪,絕非簡單的成本削減,而是這家科技巨頭押注AI時代的戰略宣言,更預示着AI對傳統企業職能的重構已進入深水區。
亞馬遜的選擇早有伏筆。CEO安迪賈西此前就明確表態,AI將重塑企業運營邏輯,公司規模可能隨之縮水。如今這一預言落地,背後是1000億美元AI與雲基礎設施投入的硬支撐。過去一年,算法已接管亞馬遜的招聘初篩,效率模型精準覈算薪酬,AI系統主導績效評估,聊天機器人處理八成以上的員工諮詢——當硅基勞動力能以更低成本完成標準化工作,碳基員工的存在價值自然面臨重估。
人力資源部門歷來是企業的成本中心,而其工作內容中大量流程化、數據化的任務(如簡歷初篩、薪酬覈算、考勤管理)正是AI最容易替代的領域。通過AI壓縮人力成本,亞馬遜獲得的不僅是直接的費用削減,更是組織響應速度的指數級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被裁的PXT團隊並非底層執行者,而是涵蓋招聘、培訓、組織發展的核心職能羣體。這暗示AI的替代已從執行層蔓延至部分決策層——算法正在喫掉曾經被認為「不可替代」的中層管理。
更值得玩味的是亞馬遜的「雙線操作」:一邊裁撤1500名HR白領,一邊在全球招募25萬名倉儲物流人員(含全職、兼職及季節性崗位)。這種「企業瘦身、基層擴張」的結構調整,暴露了AI替代的清晰邊界:凡是流程固化、規則明確的崗位,都可能成為被算法替代的目標;而需要物理操作、柔性響應的工作,仍保留着人類的不可替代性。這恰恰印證了行業共識:AI不是要取代人類,而是用AI的人將取代不會用AI的人。
這場變革的深層意義,在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範式革命。傳統HR的核心價值,正從事務執行向戰略賦能遷移。正如行業專家所言,AI承擔重複勞動後,人類HR應聚焦人才發展、組織進化等更高維度的價值創造。亞馬遜PXT團隊曾將人才保留、敬業度提升列為核心目標,但在效率優先的AI戰略面前,這些軟性價值暫時讓位於硬性成本控制,這種取捨本身就值得深思。
對整個行業而言,亞馬遜的動作是一面鏡子。當谷歌優化數千營銷相關崗位以聚焦AI業務、IBM計劃讓AI承接約8000個崗位的事務性工作;一線城市頭部企業AI核心崗位應屆生月薪可達3.5萬-6萬元,頂尖人才特殊offer突破8萬元,人才市場的「U型效應」(白領崗位持續收縮,而基層用工需求剛性,形成「中間層塌陷」格局)愈發明顯。
亞馬遜用1500名HR的失業換來了AI驅動的效率提升,但這種取捨暗藏隱憂:一邊擴招25萬人,一邊推進「下一代物流中心」建設(機器人數量達現有10倍),預示未來藍領崗位亦將面臨替代衝擊;當AI主導績效評估,員工創造力與組織凝聚力等非量化指標可能被忽視。
亞馬遜的裁員刀鋒落下時,已為所有企業敲響警鐘:技術迭代從不留情,唯有重構人機協同的組織能力,方能在變革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