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商學院馬託·尼亞夫羅談坐蔚來體驗:「是非常漂亮、非常好的電車」

睿見Economy
昨天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克羅地亞薩格勒布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盧森堡商學院聯合創始人馬託·尼亞夫羅(Mato Njavro)出席並演講。

  馬託·尼亞夫羅結合自身觀察指出,當前大衆對AI的認知多侷限於具體程序:在中國街頭隨機提問「AI是什麼」,人們常回答「DeepSeek」;在歐洲,答案則可能是「DeepSeek」或「ChatGPT」。而他認為,未來AI發展的核心趨勢是網絡與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AI將不再被視為單一程序,而是滲透到更多實體場景中,中國有望在這一融合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他以參會途中的親身經歷舉例:當天乘坐的蔚來電車,「是非常漂亮、非常好的電車。」汽車作為優質物理硬件,已深度嵌入AI技術,展現出「AI + 硬件」的融合成果。馬託·尼亞夫羅強調,中國目前是全球安裝機器人數量最多的國家,在「AI + 硬件」領域積累深厚,未來這一融合模式將進一步拓展至醫療保健、智能製造等更多行業,催生豐富的創新應用場景,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全球協作視角出發,馬託·尼亞夫羅表示,AI技術與ESG議題已突破國界限制,成為全球性挑戰與機遇。他呼籲歐盟、中國、美國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加強交流與理解,共同搭建全球統一的人工智能管理框架,通過達成共識性協議,實現對AI的規範治理。同時,他特別提出,在ESG發展背景下,如何藉助AI技術實現可持續賦能,是各國、各行業未來需重點探索的方向。

  馬託·尼亞夫羅進一步剖析了AI發展面臨的挑戰。他以人類大腦為參照:大腦憑藉海量神經元支撐創造力與科學發現,能耗卻僅相當於一個燈泡;而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GI)發展中,為提升大數據中心的計算與分析能力,已投入數十億甚至數千億美元,能耗遠高於人類大腦處理數據的水平。儘管DeepSeek、ChatGPT等AI工具產出的仿生智能成果令人驚歎,但尚未具備實現突破性科學發現的能力——他舉例說明,有科學家向複雜AI模型輸入前伽利略時代的地心說體系數據,該模型始終無法突破認知侷限,無法完成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理念進化。

  此外,他引用斯坦福大學教授的觀點指出,當前多數AI模型雖能高效完成任務,如同「天才少年」般產出驚人結果,但偶爾會出現「不靠譜」的情況,生成毫無依據的「幻覺」內容。馬託·尼亞夫羅表示,相關領域專家可通過識別異常、及時修正來規避AI風險及錯誤知識傳播,但兒童、學生等年輕羣體易對AI產生盲目信任,甚至認為無需學習歷史、生物學等基礎學科,依賴AI即可解決所有問題。他警示,若新一代對AI答案形成絕對依賴,可能引發認知偏差等嚴重問題;同時強調,AI是提升效率、優化教學的優秀工具,但絕不能替代人類的自主學習與深度思考,需理性看待其價值與侷限。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與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新浪財經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承辦,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支持。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思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