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市場期待已久的「廉價版」特斯拉車型終於揭曉。不久前,特斯拉在北美市場正式推出Model 3和Model Y的「標準版」,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分別降至3.699萬和3.999萬美元。不過,在配置上,「廉價版」車型在輔助駕駛以及座椅材料等舒適性配置方面進行了減配。
幾乎同一時間,新華網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因收到超50起闖紅燈、逆向變道等安全違規報告,將對288萬輛配備「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的特斯拉車輛展開調查。
安全疑慮與品牌策略的雙重事件,將特斯拉推至輿論旋渦,駛入十字路口。而在大洋彼岸,中國市場似乎迎來一絲暖意。中國乘聯分會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工廠9月交付90812輛汽車,同比增長2.8%,結束兩個月的下滑態勢。這一勢頭恰逢其六座版Model Y L上市並開啓交付。
對於特斯拉「廉價版」車型何時進入中國市場,以及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FSD系統展開調查,《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特斯拉中國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無對外的信息。
對於特斯拉推出的「廉價版」車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告訴記者,特斯拉在北美推出的這款「廉價版」車型,本質上是一種減配。減配的目的在於降低購車門檻,也就是降價。總體來看,這樣做首先是為了降低成本,其次也是通過減配實現產品線下探,從而擴大目標客戶羣體的範圍。「不過,這種通過減配實現的降價,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
顏景輝進一步解釋道:「對於因減配降價而新增的那部分消費者來說,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享受到特斯拉高端品牌旗下的車型,但對於特斯拉原有的高端客戶而言,多少會受到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特斯拉高品牌度的衝擊上,會對其品牌力造成一定影響。」
以「減法」策略衝擊大衆市場
特斯拉近期通過兩段短視頻釋放信息。當地時間10月5日,特斯拉在公開平臺發佈的視頻末尾,出現了「10/7」(10月7日)的標識;10月6日,該品牌再推新視頻,內容聚焦一輛汽車點亮前燈白光的畫面,而這些動作被認為是在為新款車型的推出做預告。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特斯拉經歷了多個艱難時刻。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225.0億美元,同比減少12%,預估226.4億美元;淨利潤11.72億美元,同比減少16%。銷量方面,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汽車交付量約為38.4萬輛,同比下降13%。
在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CEO埃隆·馬斯克就曾對特斯拉彼時所處的境況直言:「特斯拉正處於一個‘奇怪的過渡期’。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可能會有幾個艱難的季度?是的,我們可能會有幾個艱難的季度。我不是說一定會有,但可能會有。」
而在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回應一位分析師的提問時明確表示,特斯拉計劃於今年年底前推出的「平價汽車」是Model Y的一個新版本。但他並未透露更多的相關細節。
記者注意到,對於特斯拉「更親民車型」何時上市,外界已經被吊足了胃口。直到此番「廉價版」車型在北美上市。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同步推出了一款新的標準版Model 3。
對於特斯拉在北美推出的「廉價版」車型,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汽車行業資深顧問梅松林向記者分析,這是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無奈之舉,因為從10月1日開始美國政府就不再提供7500美元的電動車購買補貼,迫使特斯拉推出這兩個「廉價版」,價格比原來的「基礎版」低5000—5500美元,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補貼取消帶來的價格上漲。「雖然降價是以減配為代價,但還是保留了產品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性能,這有助於留住特斯拉入門產品的意向用戶。特斯拉一直在優化成本、降低車價,正在從‘科技高端’向‘科技普惠’轉型,特斯拉超萬億美元的市值是基於其在主流市場的銷售潛力,而不是基於其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本來寄希望於「廉價版」來拉動銷量,但讓特斯拉美股市值一夜蒸發了4630億元。
「一些合資或進口品牌也曾採取減配策略,但它們的做法有時是公開的,有時則不然。相比之下,那種不公開的‘隱性減配’往往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特斯拉此次明確宣佈通過減配來推出‘廉價版’,這種公開透明的策略,本身就更有利於其擴大客戶羣體。」顏景輝說道。
「廉價特斯拉」衝擊波
儘管特斯拉尚未釋放明確信號,但中國汽車行業從業者與消費者的目光,早已跨越太平洋,持續聚焦兩大核心問題:「廉價版」車型何時入華,以及這將給本土市場帶來哪些變數。
記者注意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尤為激烈,20萬—30萬元價格帶已有多款具備高配置輔助駕駛、舒適座艙車型。
若特斯拉將上述車型引入中國,是否會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產生影響?顏景輝認為,關鍵在同價位下,特斯拉「廉價版」與國產車型在產品核心競爭力上有哪些優勢。「如果特斯拉在產品力上沒有明顯優勢,那麼長期來看,隨着市場口碑的沉澱,它對我們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應該構不成多大威脅。」
不過,基於特斯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顏景輝也坦言:「一旦‘廉價版’車型以相應價位進入中國,確實會對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形成競爭壓力。畢竟特斯拉的品牌力擺在那裏,它肯定能撬動一部分該價位區間的目標客戶,讓這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向有所增加。」
對於特斯拉當前境況及「廉價版」車型入華的潛在影響,梅松林稱,雖然「廉價版」車型是在美國市場特定形勢下推出的,但同時也有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可能性。在中國市場,特斯拉也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如何提升其產品性價比也是當務之急。特斯拉「廉價版」車型和國產競品的價格重合度更大,會搶佔部分國產競品市場。「儘管特斯拉‘廉價版’相比於國產競品,其配置甚至性能不佔優勢,但特斯拉依靠其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會取得不錯的銷售增量。」
記者注意到,華龍證券也有研報分析稱,在特斯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及優秀的動力系統和能耗控制加持下,減配降價的Model 3/Y有望進一步擴大目標羣體,拉動特斯拉全球銷量進一步提升,而原車型價格相對較高、降價空間更大的歐美市場有望成為主力增量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啱啱過去的三季度,特斯拉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銷量成績單,交付勢頭強勁。10月13日,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幾天上海超級工廠已經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四季度爬產!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共交付了49.7萬輛新車,創下季度交付新紀錄。」
核心業務遭遇監管「安全紅線」
與此同時,據新華網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9日說,將對288萬輛配備「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的特斯拉汽車展開調查,原因是收到50餘起交通安全違規及事故報告。
據上述媒體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說,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系統導致汽車出現「違反交通安全法規的行為」,包括闖紅燈、逆行變道等。管理局目前正在審查58起相關報告,其中14起事故造成23人受傷。據路透社報道,當前的調查只是初步評估,一旦管理局認定車輛存在「不合理安全風險」,可能要求召回。對此,目前特斯拉方面尚無回應。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系統展開調查,如果發現其在安全或關鍵技術方面存在問題,這將促使特斯拉必須儘快作出改進和提升。」顏景輝表示,這對特斯拉來說,也是開展危機公關的一個契機。「通過針對性的改進,既能讓消費者更清晰地瞭解其科技安全方面曾存在的弱項,也能讓大家看到改進後的提升效果,從而進一步增強用戶的信任。」
對於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的上述舉措,梅松林認為,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面臨的挑戰不一定在其他市場同樣發生。美國市場有雙重特性:既鼓勵創新,又有嚴格的監管體系,尤其是對安全方面的監管。「這也許會給中國消費者傳遞一個重要信號:有美國市場和監管機構的雙重嚴把關,有理由相信其安全和品質。當然,特斯拉也應該認識到,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早已成熟了,激進的宣傳或吊消費者胃口的做法早已不合時宜了。」
「這也提醒我們國內的監管部門及汽車企業,在科技與安全這些關鍵標籤上,必須高度重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這是對消費者安全負責任的表現,屬於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另一方面,也要真正體現出新質生產力與科技創新的實質內涵。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切實享受到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價值,滿足他們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顏景輝補充道。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