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
10月19日金融一線消息,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10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市靜安區舉辦。中銀香港副總裁徐海峯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
徐海峯表示,未來,中國金融開放將不斷深化,香港作為金融強國六大核心關鍵要素之一——強大國際金融中心的現實載體,也需要尋找「世界變革下的未來之路」。
徐海峯認為香港可以進一步發揮 「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以合作發展為重點,從國際國內兩個層面構築未來全球金融競爭新優勢。
一是打開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新局面。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指明瞭一條有效路徑。一方面,香港應繼續強化中國資本「走出去」的樞紐角色,將香港的制度優勢、專業服務和國際網絡轉化為內地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強大動能。今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貿易發展局及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臺,成立出海專班,主動招攬有意拓展海外業務的內地企業以香港為平臺「出海」。10月特區政府已正式啓動「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相信後續會陸續推出具體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香港要大力發揮海外投資者配置中國資產的戰略平臺功能,不斷拓展港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吸引「一帶一路」區域,特別是東盟、中東的主權基金、央行等長期資本投資香港和內地的中國資產,打造「海外資金-香港配置-內地資產」的循環模式,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二是滬港協同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和上海作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二者通過離岸與在岸金融的協同發展、雙極驅動,不斷增強金融強國核心要素,既是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內涵,也是助力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金融支撐。「滬港金融中心協同發展可以考慮以做大要素市場為核心,以基礎設施互聯為支撐,以人民幣國際化為突破,以創新與監管協同為保障,通過制度型開放與功能化分工,穩步提升我國金孖展產定價權、國際金融規則制定話語權,為全面增強中國金融體系的國際競爭力與風險抵禦能力創造有利條件,並且可以充分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共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徐海峯說。
責任編輯: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