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小貸資產證券化產品(ABS)發行熱度持續。
10月,京東科技盛贏4號第1—20期中小微企業孖展支持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受理,此次ABS申報規模99億元。
Wind顯示,截至10月,以小額貸款公司為原始權益人的ABS項目總額達到761.38億元(文中均以項目成立日計算),佔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年度發行總額1866.1億元的四成,接近2024年年度小貸ABS項目818.83億元發行水平。
2024年年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小貸新規」),進一步規範小額貸款公司行為,加強監督管理,防範化解風險,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穩健經營、健康發展。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從政策環境看,2025年以來小貸ABS相關審批週期較以往有了較大提升,對小貸機構孖展的額度也給予了較大支持,表明頭部小貸作為優質主體市場價值逐步顯現,獲取到的資金也能夠為後續促消費、支持實體經濟奠定基礎。
有接近交易所人士表示,雖然當前對小額貸款公司發行ABS產品的批覆仍秉持審慎態度,但是在國家金融支持消費提振與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導向下,具備競爭力的優質資產正獲得更多認可。
行業集中度分散化
值得注意的是,小貸公司ABS項目發行集中度正在下降。
從數據來看,近兩年來,小額貸款公司發行ABS項目金額排名前三的均為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三家發行的總額在2024年達到了649億元,佔小貸行業發行總量的79.2%。
2025年三家小貸公司發行總額為425億元,佔小貸行業發行總量比重下降到55.8%。
分散化的背後,是小貸ABS發行原始權益人多元化發展。
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指出,強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信貸支持,發展債券、股權等多元化孖展渠道。
6月底,深交所項目信息顯示,由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小貸」)申請的中信證券-泓遠1號第1—3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中信證券-泓晟1號第1—3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兩個ABS項目均「已通過」,獲批規模各為90億元。中融小貸系抖音金融消費信貸業務的主要運營主體。
有接近中融小貸人士向記者表示,中融小貸申請的ABS為儲架額度,即一次審批通過後,未來將根據需求逐步發行。
自2024年起,騰訊旗下深圳市財付通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付通小貸」)也獲批通過100億元額度ABS產品。
小貸新規之下孖展活躍的情況,在資產支持票據(ABN)產品上亦有體現。財付通小貸自2024年來還獲批350億元ABN產品,截至目前,ABN、ABS兩款產品共發行近400億元。
對比2024年,小貸公司ABS發行項目原始權益人的新面孔還有衆安在線(06060.HK)旗下重慶衆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及3C廠商OPPO與vivo關聯重慶隆攜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
蘇筱芮認為,今年小貸公司ABS發行勢頭良好,一方面在於以小貸新規為代表的監管文件支持,另一方面也表明相關機構試圖通過加速「補血」來提升市場競爭力,為擴大資產端業務規模打下堅實根基。「此外,在低利率環境之下,通過公開孖展也能夠獲取更具優勢的低成本資金。未來,除了集中度下降這一趨勢之外,進入ABS市場的小貸公司有望實現穩步擴容,同時孖展側利率也有望迎來進一步下降。」她表示。在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看來,發行集中度的下降,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誌。以前是頭部為主,隨着財付通小貸、衆安小貸、隆攜小貸等新面孔進場,說明ABS不再是專屬遊戲,而是逐步向有場景、有風控能力的玩家開放。未來小貸公司的出路在於誰能深耕特定場景,比如支付、保險、出行,誰能把資產做得更乾淨、更透明,誰就能拿到資本市場的入場券。畢竟,合規仍是第一位因素。
底層資產投向消費與小微
小貸新規明確指出,小額貸款公司開展業務應當堅持小額、分散原則,發揮靈活、便捷優勢,踐行普惠金融理念,主要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和個人消費者等羣體,促進擴大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而從小貸公司ABS的底層資產看,投向實體與提振消費的比重佔據主力。
根據招商證券(600999.SH)相關發行資料,2024年,招商證券幫助美團小貸與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共發行16單美滿生意以及美滿樂享系列ABS項目,發行規模總計118億元。
據資料介紹,美滿生意及美滿樂享系列ABS項目,基礎資產為美團小貸和中航信託與美團合作面向平臺商戶發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即生意貸。
美團通過簽署生意貸向平臺小微商戶提供孖展服務,確保商戶經營資金供給。
除了依託各自集團外賣、電商等豐富互聯網消費場景的互聯網平臺系小貸外,背靠金融科技公司的小貸也在發力。
奇富科技(QFIN.US,03660.HK)也表示,其ABS項目的基礎資產主要由個人消費信貸與小微企業主經營貸款兩部分構成,目前,這兩類資產在資產包中的佔比大致為1∶1。
「個人消費信貸直接服務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的國家政策。同時利用智能風控能力,解決了傳統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孖展難、孖展貴問題,有助於穩就業、保主體、促增長。」奇富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前述接近中融小貸人士也認為,發行ABS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資金來源,降低孖展成本,從而更好地助力小微企業的經營。
奇富科技表示,風控能力與資產質量是根本,公司並不依賴單一消費場景,而是通過大數據、AI模型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畫像和風險評估,確保資產包的低逾期率和穩定性。高效的發行效率與有利的政策環境則是關鍵助力。
蘇筱芮表示,從市場環境看,互聯網平臺旗下小貸依託集團生態,擁有更多場景、流量優勢,是引領C端消費、支持B端商戶發展的中堅力量。
《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5)》顯示:在信貸領域,互聯網平臺一定程度帶來了技術革新,通過數字化風控和另類數據應用,顯著提升了長尾客羣的信貸可得性。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我國成年人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信貸的比例從20%提升至41%。
根據小貸新規,小額貸款公司可以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形式孖展,孖展餘額不得超過其上年年末淨資產的一倍;也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形式孖展,孖展餘額不得超過其上年年末淨資產的四倍。
王蓬博表示,前述規定放寬了孖展槓桿限制,為合規頭部機構打開了資本空間;同時,消費信貸需求回暖、低利率環境下ABS孖展成本優勢顯著,疊加交易所審批效率提升,促使擁有優質底層資產的大型科技平臺旗下小貸公司適當加速發行,以支持業務擴張。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