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 軍艦及潛艇製造商 TKMS 已從蒂森克虜伯集團分拆,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以每股 70 美元的價格啓動首次公開發行(IPO)。
- 隨着歐洲各國計劃在未來幾年提升防務能力,該公司手握大量未交付訂單,訂單儲備可延續至 2040 年。
- 週一歐洲航空航天與防務板塊股價集體上漲,投資者仍在該領域積極尋找投資機會。
德國軍艦製造商 TKMS(已從母公司蒂森克虜伯集團分拆)於週一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該公司計劃藉助歐洲防務支出預期激增的契機,實現 「穩健、以利潤為導向的增長」。
此次 IPO 中,TKMS 以每股約 60 歐元(合 70 美元)的價格發行股票,市值約達 38 億歐元(合 44 億美元),獲得了投資者的強勁認購。IPO 完成後,工業工程巨頭蒂森克虜伯將繼續持有該公司 51% 的股份。
TKMS 全稱為 「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Thyssenkrupp Marine Services),業務涵蓋潛艇、水面艦艇製造,以及電子和軟件技術研發 ——TKMS 首席執行官奧利弗・伯克哈德(Oliver Burkhard)將後者稱為公司 「寶箱中的瑰寶」。
伯克哈德在週一接受 CNBC《歐洲早間版》採訪時表示,這些技術包括聲吶設備和部分自主裝置,而這些設備在所謂的 「強大領域」(mighty domain)作戰中至關重要,「這是未來軍事作戰的下一個重要方向」。
未來數十年,歐洲對更強防務能力(尤其是海軍領域)的需求預計將大幅上升,此次 IPO 將幫助 TKMS 募集資金、擴大產能以應對這一趨勢。
目前美國擁有 71 艘潛艇,俄羅斯預計有 64 艘;相比之下,德國目前僅擁有 6 艘潛艇,且已追加訂購 6 艘。
伯克哈德透露,TKMS 當前的未交付訂單金額達 186 億歐元,這意味着公司產能可能將滿負荷運轉至 2040 年 —— 通常一艘潛艇的建造週期為 5 至 15 年。
近年來,TKMS 的產能已實現翻倍,目前擁有兩座造船廠,可建造最先進的潛艇 —— 這類潛艇單次可在水下停留數週。
「憑藉現有的產能,我們當然能夠承接更多訂單,也可以拿下其他新訂單,」 伯克哈德表示,並補充稱公司的目標是實現 「穩健、以利潤為導向的增長」。
他還指出,TKMS 擁有 「穩固的」 供應鏈,其中約 90% 位於歐洲,且大部分在德國境內。
截至最新交易時段,蒂森克虜伯股價上漲 6.4%。斯托克歐洲航空航天與防務指數(Stoxx Europe Aerospace and Defense index)上漲約 2.7%,其中坦克零部件製造商倫克(Renk)股價上漲 6.5%,防務技術公司亨索爾特(Hensoldt)上漲 7.9%,萊茵金屬(Rheinmetall)上漲 5.8%。
瑞銀(UBS)股票資本市場全球聯合主管加雷斯・麥卡特尼(Gareth McCartney)表示,TKMS 選擇在當前時點上市,恰逢投資者持有大量流動性資金,且對歐洲地區的 IPO 表現出濃厚興趣。
「過去幾個月,防務和基礎設施支出已成為國際投資者考慮歐洲市場投資機會時的核心關注點,這為市場提供了重要推動力,」 麥卡特尼在週一接受 CNBC《歐洲早間版》採訪時說道。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