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報稱,當前新能源非電利用佔比不足1%,遠低於電力領域。全球新能源消納是未來產業級別大問題,在電網、鋰電儲能、抽蓄之外,向氫氨醇的非電消納是未來重要且廣闊的出路。近期國家能源局發文首提新能源非電利用,發改委頻發政策支持,廣義氫能的建設利用已經進入政策密集催化期。目前綠醇、SAF等項目處於示範項目階段,前期投資較大,產品價格貴。本次專項資金支持是國家層面首次針對綠醇、SAF項目提出投資補貼,將有效降低投資的資金壓力,以及終端產品成本。
招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家發改委印發《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
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文件指出專項支持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煤炭消費清潔替代、循環經濟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負碳示範、碳達峯碳中和基礎能力建設等方向,前四項支持比例均為覈定總投資的20%。其中低碳零碳負碳示範項目中提出支持綠色甲醇和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項目,支持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建設。主要針對合格的計劃新開工項目或在建項目,不得用於已完工(含試運行)項目。
氫氨醇在新能源非電領域應用廣闊
2024年國內風光累計總裝機約14億千瓦(新增裝機3.6億千瓦),國家規劃2035年總裝機容量36億千瓦目標預計能從容實現。當前新能源非電利用佔比不足1%,遠低於電力領域。全球新能源消納是未來產業級別大問題,在電網、鋰電儲能、抽蓄之外,向氫氨醇的非電消納是未來重要且廣闊的出路。預計「十五五」期間,結合「沙戈荒」大基地及海上風電項目配套制氫一體化佈局,綠氫、綠氨、綠醇、綠航煤等新興應用將迎來規模突破。
行業政策頻出,補貼有望推動行業發展加速
近期國家能源局發文首提新能源非電利用,發改委頻發政策支持,廣義氫能的建設利用已經進入政策密集催化期。目前綠醇、SAF等項目處於示範項目階段,前期投資較大,產品價格貴。本次專項資金支持是國家層面首次針對綠醇、SAF項目提出投資補貼,將有效降低投資的資金壓力,以及終端產品成本。
綠醇產業進展較快,關注生產和設備環節
受益於IMO全球船運減碳以及EUETS政策,馬士基等船東積極推動燃料綠色轉型,綠醇是最有潛力的替代燃料。國內規劃大量甲醇項目,但符合歐盟要求的較少,且成本高,已與下游簽署訂單的生產商值得關注。短期生物質氣化和發酵路線發展較快,氣化爐、電解槽及配套設備是綠醇生產的核心,投資成本佔比較高,其中氣化爐來自於煤化工行業技術轉型,難度較大。長期來看,國內碳中和目標明確,未來碳捕集CO2+綠氫制綠色甲醇路線替代灰醇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
行業降本不及預期,政策實施不及預期,綠色氫氨醇產業技術發展不及預期。